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留守兒女初 長成 融入美國不容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洋留守」們與其他同齡孩子哭鬧著不去上學不同,他們更喜歡這裡,有的甚至放學不肯走,只為和老師多呆一會。 葉臻瑜 攝

——「有些孩子出國前,連父母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由於長期與父母天各一方,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親情關愛,「洋留守」孩子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性格和心理問題,有的孩子去美國前,連父母長什麼樣都不知道。眼看返美就學的年齡迫近,他們再度面臨新環境、新觀念的考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臻瑜

「我想美國媽媽的時候,中國媽媽就會幫我給她打電話」,如果不是老師的解釋,記者完全不明白讀幼兒園中班的鄭中小朋友所說的中美媽媽們究竟是誰。鄭中所說的中國媽媽,其實是他的姑姑。由於常年寄養在福建馬尾亭江鎮的姑姑家,鄭中已經習慣了這種聽起來怪異的稱謂。雖然分不清中美媽媽,但對想不想去美國的問題,鄭中倒是答得乾脆利落,「我早晚都要出國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年幼的「洋留守」對父母的印象十分模糊,甚至很多孩子管自己的姑姑、小姨甚至是幼兒園老師叫「媽媽」。遠在海外的父母只能透過視頻和越洋電話和自己的孩子聯絡,但這種若有似無,見不著面的聯繫,與同齡人隨時有父母圍繞的生活,相去甚遠。

中美媽媽混淆 難跨時差

林娟是琯頭幼兒園的小班老師,專門負責照顧「洋留守」。「有時,我問孩子們想不想爸爸媽媽,他們都說不想」,林娟說,可當看到普通孩子有父母接送照顧,他們又表現得迷惘和茫然。「我班上的『洋娃娃』,經常直接喊我媽媽」,林娟顯得有些尷尬。

對於中班老師張寧來說,「洋留守」比其他孩子更黏她,午睡的時候,甚至會挨在她身邊睡。「有時候課上到一半,他們也會突然跑上來抱我」,她說。與普通孩子總愛鬧彆扭,不願意來幼兒園不同,「洋留守」們卻很喜歡這裡。有時他們還會故意拖延放學時間,只是為了能和老師多呆會兒。

中班教室裡,幾個孩子在一起聊著自己遠在美國的父母,在一旁沉默許久的雨柔被視頻聊天的話題敲開了話匣子,「每次和爸爸媽媽說個話都要算好時差,還要等他們下班才有空」。雨柔的弟弟就在樓下的小班上課,和姐姐相比他還不太會上網,而雨柔已經能熟練地用平板電腦和遠在美國的父母進行視頻聊天了。

母親呼寶寶 女兒當陌路

32歲的季萍在倫敦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館打工。在國外的6年多時間裡,她幾乎每天不停地在包水餃。「平時工作很忙,我只能每月和家裡視頻或電話一兩次,而且都在半夜」,提到女兒,季萍的聲音有些哽咽,「用視頻的時候,我不停地叫著寶寶、寶寶,可是她根本注意不到我,只顧著手裡的玩具,我像是個陌生人。」

長期研究「洋留守」兒童心理的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心理研究所所長連榕教授在樣本調研中發現,父母打越洋電話時總是把焦點放在「洋留守」們的學業問題上而忽視了品德行為。「他們擔心自己不在身邊督促,孩子學業趕不上同齡人」。在連榕看來,溝通話題越廣對孩子的發展越好。「洋留守」兒童更需要父母重視他們和同學、老師之間的互動關係,「哪怕生活中發生的一小件新鮮事,都可以成為親子溝通的好話題」。

環境變陌生 心理壓力大

由於常常有孩子突然「不辭而別」,幼兒園方面常常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在校外籍兒童的數字。「這幾周幾乎天天都有人走、有人來。有的一家幾兄弟或者姐妹都在這裡,來的時候全來了,一走全走了」。亭江中心幼兒園的王園長說,大2班在前兩天剛走了4個孩子。

王園長認為,這個現象的客觀原因是,隨時都有學生簽證到期,必須出國重新辦理。根本原因則是,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回國只是因為工作太忙照顧不了,或者簡單打個漢語基礎,很少在乎孩子的情感需要。「去美國前連父母長什麼樣的都不知道,一旦到了美國,接觸完全陌生的環境,肯定嚇壞了」。

福建長樂僑聯主席張振燦這樣描述孩子護照到期後被「塞」上美國飛機的場景,「前一天和小朋友道別就哭得不行,然後大早到機場繼續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拉著爺爺奶奶死活不肯走」。

相關新聞
福州洋留守系列二之二:親情缺失 (2013-04-24) (圖)
留守兒女初 長成 融入美國不容易 (2013-04-24) (圖)
無力無奈:隔輩教育兩難 自理能力堪憂 (2013-04-24) (圖)
福利斷層:外籍身份 難享內地福利保障 (2013-04-24) (圖)
記者手記:有錢難買愛 網絡難傳情 (2013-04-24) (圖)
福州洋留守 系列二之一:跨國寄養 (2013-04-23) (圖)
孩子長到三歲半 三年未見爹媽面 (2013-04-23) (圖)
虛擬親情:幼園添設「環球眼」一家團圓網絡中 (2013-04-23) (圖)
權衡代價:在華雙語教育 回美水土不服 (2013-04-23)
應運而生:「快遞送子」火爆 人均收費八千 (2013-04-23) (圖)
工潮重創競爭力 港碼頭業更黯淡 (2013-04-22) (圖)
2012年世界十大貨櫃港 (2013-04-22) (圖)
三大層面 加強優勢 (2013-04-22) (圖)
深圳港業務今年將超本港 (2013-04-22) (圖)
專家:加快轉型融入珠三角 (2013-04-22) (圖)
跨境貨運業務一落千丈 (2013-04-22) (圖)
水客自白:「如果有頭髮,誰願做癩痢」 (2013-04-20) (圖)
阿輝:做水客無任何保障 (2013-04-20) (圖)
老陳:遭歧視感無地自容 (2013-04-20)
宋先生:賺錢治癌妻 怕坐牢 (2013-04-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