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洋留守」們滿牆的習作中,甚至找不到一張和父母及家人有關的畫。 葉臻瑜 攝
「洋留守」們的照顧和教育責任,通常都落在爺爺奶奶的身上。老人們經常既心疼又無奈。他們害怕隔代教育會因溺愛毀了孩子的前程,但另一方面管教過嚴又擔心受到遠在國外的兒女的指責。
「父母不在身邊,他調皮和犯錯了,我們捨不得打罵。現在的孩子很聰明,我們說一句,他模仿一句,講得多了,他不理你,我們也沒辦法」,談到教育孩子的話題,58歲的姜寶興非常無奈。
餵飯不張嘴 頓頓似噩夢
董秀華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帶著兩個美籍孫女住在琯頭鎮蓉僑小區3層半的別墅裡,一個四歲半,一個三歲。「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吃飯穿衣都依賴我們」,對董秀華來說,每頓飯都像一場噩夢,「我用小調羹一口一口餵,她們偏偏半天不張嘴,一頓最多要餵一個多小時」。為此,她曾和兒子兒媳抱怨,沒想到小兩口倒很樂觀,直接丟了一句「美國人教育孩子,都是不吃拉倒,等餓了自然來求你」。
爺爺奶奶們在孩子課餘時間的安排上,更是力不從心。寒暑假來臨時,其他孩子都在爸媽的安排下上各種興趣班或出外旅遊時,「洋留守」們不得不局限在小村莊裡。說起組織當地「洋留守」們的假期活動,長樂僑聯主席張振燦兩手一攤,「很早就想辦個夏令營,大人不是捨不得孩子出遠門,就是自己體力跟不上,自然不了了之」。
無上學動力 易輟學犯罪
福州馬尾區琅岐島雲龍村是遠近聞名的「移民村」。作為閩江口一帶經濟發展相對較弱的地區,琅岐的「洋留守」問題最為棘手。2009年的一起少年械鬥案中,挑頭者及攜帶管制刀具者均為「洋留守」。 一位涉案的孩子念到初二就輟學在家,開始辦理去美國的簽證,每周到外語培訓學校上幾節英語課,「在這裡學不學都無所謂,只要學點英語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