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百嘉賓出席演講會,並與資深外交家吳建民(右前八)合影。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中國文化院獲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支持,日前舉辦一場文化沙龍活動,邀得資深外交官吳建民發表題為「戰略機遇期與中國文化外交」的演講。吳建民表示,和平與發展依然是今天的時代主題,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迎來了黃金時期,戰略機遇期至少可維持二三十年。
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
吳建民認為,中國今天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一是看不到大國打世界大戰的可能,二是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中國在國際環境中既沒有嚴重的危機,也沒有很大的威脅。「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時期叫做戰略機遇期。」
他指出,世界目前正處於全球大反思的時代,美國、歐洲、日本,都在各自發展中遇到了許多問題,都在反思;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也在反思;「我們中國,歷經30多年改革開放,需要有新的發展、科學的發展,所以我們也在反思。但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戰略機遇期即將結束,而恰恰證明,這種全球化的大反思,更使我們的戰略機遇期至少還可持續二三十年」。
文化外交化解鄰國疑慮
談到文化外交問題時,吳建民同樣認為,「當前,我們已經迎來文化外交的大好時代。因為中國周邊的國家乃至世界,都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心存一些擔心疑慮,甚至有一些恐懼。因此,亟須我們以文化的影響力來化解世界的憂慮」。
他坦言,當今世界並不真正了解中國文化。因為過去幾百年一直是西方文化、西方的主流價值觀主導世界。所以,要讓世界真正了解中國,就要把中國的故事講出去,把中國文化的主流價值觀傳播出去。而要向世界講好中國的故事,當務之急則是構建中國的主流文化。
為此,吳建民提議:中國主流文化應以三方面內容構成:一是幾千年中華文明進程中已被證明是真理的東西;二是中華文明從國外、從人類文明中汲取並也被證明是真理的東西;三是一百多年來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把這一切融匯在一起,形成中國文化的主流價值觀,傳播到世界去,就能溝通全世界的人心,讓人家理解中國、認同中國,並由此放心中國。這,就是中國文化外交的戰略意義。
何志平等出席 蘭華升致辭
中國文化院上級機構中華能源基金公司董事局常委董事蘭華升代表主辦方和董事局葉簡明主席、許嘉璐院長致歡迎辭。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何志平,人民日報香港分社社長曹宏亮,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俱孟軍,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實,紫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劉偉忠,大公報總編輯賈西平,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尹樹廣,鳳凰衛視主持人邱震海,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王惠貞,九龍地域校長聯會會長熊漢生,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副秘書長李俊杰、路祥安,中國文化院行政總裁吳建芳等參加了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