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巴西的迷人之處,不僅是城市洋溢著濃厚的南美風情,更是這裡擁有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情。既然來到,又怎能不去位於聖保羅的Bienal Pavilion朝聖一下。
Bienal Pavilion,是SP-Arte 2013藝術博覽的舉辦場地,也是聖保羅藝術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的會場,當地人又將之稱為「雙年展建築」(Biennial Building)。盒子形的外觀,裡面搭建多條流線型通道的Biennial Building,是巴西藝術的標誌性建築,不僅是因為這裡每年至少舉辦一場藝術博覽會,更是巴西藝術走向國際的一個平台。
SP-Arte 2013四月初在此舉辦,為期五天的博覽會,吸引二萬多人進場,來自世界各地122家畫廊齊集此地,一次過帶來最新鮮熱辣的當代藝術品。文、攝:蘇蘇
相對於五月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覽(Art Basel)及六月的威尼斯雙年展,SP-Arte 2013可算是一連串博覽會的前奏曲。不同於前兩者的國際化,SP-Arte藝術博覽以介紹南美藝術為主,122家畫廊中,有81家來自巴西本地,因而游走於會場,你會切實感受到南美藝術的鮮明活力。
當代藝術潛力無窮
踏入第九屆的SP-Arte,近年來逐漸從單一走向多元,以往參與的藝術單位大多來自聖保羅及里約熱內盧,如今巴西中西部,遠至東北、東南地區皆有畫廊參與,完整、有機地展現巴西藝術的風貌。當然,White Cube、Pace Gallery 、KaiKai KiKi Gallery這些國際畫廊也為今屆SP-Arte增添不少人氣。
除了藝術交易外,SP-Arte舉行期間,主辦機構亦與聖保羅市多間博物館合作,市民在博物館可免費取得入場券。會場內,多個藝術研討會、教育節目、新書發布會同時進行,就算「買不起」藝術品,也可以側面認識巴西當代藝術。值得注意的是,由Fernando Oliva、Mariana Lorenzi Azevedo、Monica Espinel和Tomas Toledo四位年輕策展人籌備的Curatorial Lab,充分展現出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想像。SP-Arte更是世界目前唯一一個進行Curatorial Lab項目的藝術博覽會。
巴西當代藝術市場發展迅速,其潛力不可小覷。根據資料顯示,近兩年,巴西當代藝術的市場增長率高達44%,遠高於其他區塊。巴西文化管理研究員Anne Leticia Fialho亦指出,巴西藝術家在國際市場上甚為活躍,48%巴西藝術家參與海外相關展覽或工作,其中18%更隸屬海外畫廊或藝術機構。
巴西藝術走入香港
第一屆Art Basel(前身為Art Hong Kong)雖未開展,但已令人興奮。走在SP-Arte會場,與畫廊負責人交談,大家對Art Basel都非常期待。無論是藝術家、策展人,還是藏家,無論是否有份參與其中,他們都表示五月一定會來香港見證盛事。
成立超過25年的Casa Triangulo畫廊,把巴西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帶來Art Basel。畫廊主人Rodrigo Editore說:「上年是我們第一次參加Art Basel,我們不了解,今年我們會有點不同。」上年畫廊選了一個非常有個人色彩的藝術家,今年他們打算帶三個藝術家的作品過來,包括Mariana Palma、Sandra Cinto等。Mariana Palma的創作帶有巴洛克時期的元素,以不對稱的線條、豐富的色彩描繪出鮮艷、明亮的景觀,凌亂又不失美感。Palma的畫作讓人驚艷,Editore也說,如今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她的作品。其實要將巴西作品帶到國外並不容易,尤其是亞洲,聯繫兩者最重要的還是機遇。「我們對中國市場有很大的期望,我們做很多交流工作,以往我們只放眼歐洲。」綜觀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不難發現Editore的用心,Palma融合歐洲與巴西藝術的創作手法,及Cinto帶有日本風的繪畫風格,都呈現出巴西這個殖民國家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
隸屬於Mendes Wood DM的年輕藝術家Lucas Arruda,其作品也十分有魅力。Lucas只有三十歲,畫風十分簡約有力,她尤其喜歡自然、景觀等素材。「她是巴西相當有名的藝術家,很多人期待她的新作品。」負責人Matthew Wood笑著說:「我會給香港觀眾一個驚喜。」Matthew這次只會帶Lucas的作品來香港,他已經第三次參加香港的藝術博覽會,也是巴西第一個到香港參展的策展人。
Matthew本身是法國人,帶有法國人浪漫、熱情的細胞,一見面,先跟你擁抱、親臉,然後興致勃勃地說著他在聖保羅的工作。相對於聖保羅地區傳統、悠久的畫廊,2010年成立的Mendes Wood DM很young,「在聖保羅開畫廊很開心,不僅是因為這裡的經濟實力很強,更因為這裡的多元文化背景,每個星期這裡都有新畫廊開張,有愈來愈多的年輕藏家來到這邊。」這是一種文化,「人們學藝術,也對收藏有興趣,是文化的流動。」
「我不是看市場的,我學哲學。」Matthew強調自己不是那麼商業,也不純粹只往錢看,他重視的反而是藝術背後的文化因素。所謂的主場主導是西方的概念,東方有自己一套運作模式,而Matthew也樂見巴西藝術家專注於本土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