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國暨地方政協文史工作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 記者何凡 攝
「我們很多選題都是跨區域、跨部門的,比如規劃中的『回憶西部大開發』、『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開放』等,一個主題往往涉及幾個地區。」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太華認為,開展大協作是人民政協的組織優勢,更是進一步推動文史工作的客觀要求。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飆表示,希望全國政協與地方政協之間加強上下聯動,地方政協之間加強橫向互動,政協組織與各黨派團體之間加強交流合作。他指出,過去編輯出版的3000多萬字《中華文史資料文庫》、《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等鴻篇巨製,都是全國和地方政協積極協作、共同努力的重要成果。他說:「希望大家繼續發揚這一好傳統,進一步完善協作機制。」
允許多說並存 見證歷史真實
上海市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始於1962年,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深感加強協作的重要性。「今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23周年,我們也正做文史資料收集工作。浦東的歷史離不開長三角地區的支持。我們負責浦東開發開放的後半部分歷史,浙江、江蘇和安徽等地能不能協助參與前半部分的徵集?這樣還原的浦東歷史更全面,更客觀。」
「政協文史資料是具體、生動、鮮活的,用人和當時的事來見證歷史,又是多層次的、多視角的、亦官亦民的,這也是其珍貴價值所在。」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卞晉平說,「多說並存是通過不同角度、不同人群對同一事件的描述,進而比較、鑒別,得出最接近真實的結論。」作為政協文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關於文史工作方方面面的論述,都被新加入政協文史工作行列的與會者當作「培訓教材」。
允許多說並存,是政協史料徵集工作多年來遵循的重要原則,更是史料真實性的機制保障。卞晉平表示,史料的生命在於真實性。真實性越高,社會價值越高。不同於國史、黨史、軍史、地方志,政協文史工作以「三親」史實為主,以事件為主,不是理論研究或評論總結。他又說,「有別於一般史料,政協文史工作徵集的是歷史資料,產生於統一戰線,具有三親性、統戰性、民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