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政協文史館館長趙珩(前排左一)向前來參觀的研討會與會代表介紹情況。 記者何凡 攝
明年是澳門回歸15周年,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卞晉平指出,多年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港澳組做了大量工作,既聯繫了港澳委員和其他港澳人士,又徵集了《香港與共和國同行》等很多有價值的專題史料。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譚錦球表示,政協文史工作內涵博大精深,內容包羅萬象。他要向施子清、計佑銘等文史委前輩討教經驗,再結合自己的設想,多方聯繫,做好相關工作。
與會者紛紛表示,此次港澳回歸史料徵集與編輯工作,對於全面準確理解和宣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提升民族凝聚力,促進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政協牽頭交流協作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王國強深感加強協作的重要性,希望在港澳史料徵集工作中內地省份能夠交流互動。他指出,很多港區政協委員在內地投資興業,推動祖國建設,帶動地方就業,希望內地省份能協助提供有關資料。他笑言:「我1960年坐火車從東莞去香港,其實也是一個見證香港發展的人。」
關於港澳回歸史料徵集編輯工作的時間安排,初步計劃以全國政協為召集單位,下月由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向該委員會港澳組及相關地方政協文史委員會寄送工作方案及徵稿通知。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林潔表示,深港兩地變化,反映了「一國兩制」方針優越性顯現的過程。上世紀90年代香港、澳門的相繼回歸,不僅提升了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重要體現。她回憶說:「1997年時,我在深圳市青聯工作,迎接香港回歸成為全年工作重點,我們全年接待了1萬多人次港人來訪。」十餘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此次史料徵集工作意義重大,深圳方面將積極配合全國政協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