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彈詞:《勞燕紛飛》
儘管走上評彈之路並非金麗生最初嚮往的藝術之路,但對於這份畢生的事業,當然他是深愛的。他說:「因為開始學評彈之後漸漸就能感受到這門藝術的深奧,說、彈、唱、演,缺一不可,還要很好地結合,所以評彈是一門非常綜合性的藝術。」中間一度到京劇團若干年,也是因為文革時團裡沒了演出。後來受到迫害,心緒上又調整了很久,沒有換成環境去北京之後,再回到蘇州市評彈團,金麗生也很快就習慣了自己以往所熟悉的評彈藝術的節奏。
「但那時候已經十年沒碰評彈,很生疏了,所以要慢慢恢復,重新磨練自己。」因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金麗生一年演了四五百場,不停地演出、不停地恢復。「一場演兩個小時,當時一天日夜各演一場,有時還會再加一場中場,再演一小時。」這種緊張的演出方式很費嗓子很疲憊,但考慮到希望在這門藝術上有所成績,金麗生還是堅持不停地練、不停地唱。這樣的密集演出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因評彈漸漸不景氣而取消夜場為止。
金麗生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評彈)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不只演出,他也開始帶學生搞培訓活動,1996年開始更擔任起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負責全團的業務工作。
在評彈大師金麗生眼中,評彈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呢?「評彈的最大特點是演出形式簡便,一兩個人就可以在台上,吸引觀眾不斷來聽。」而且,評彈的講述方式是不斷跳進/跳出於不同的角色之間,一會是說書人講故事,一會又扮起書生或者老旦或者青衣——這種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金麗生到國外演出交流得多了,才知道其實很接近於布萊希特表演體系的靈活多變。「另外,評彈也要求演員一定要具備多種技能,雖然是用吳語方言演出,但角色的對白往往是其他的各地方言,譬如紹興話、無錫話,所以演員一定要能詮釋出不同角色的五彩斑斕。」
台上的一兩個人,就已經可以滿足觀眾的需求。特別是長篇彈詞,每到緊要關頭就賣個關子,這樣一來,觀眾連續一個月每天都會去書場聽書——如此古老而充滿原汁原味中國曲藝特質的藝術,自然有其巨大的魅力。但今時今日快節奏的時代下,會否擔心這門藝術漸漸式微?又會否擔心聽不懂吳語的年輕人與評彈距離更遠?
金麗生去年來港在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中演出時,使用的是配以字幕的演出方式,觀眾不但能接受,而且出乎他意料地大受歡迎。過去在台灣演出時的情況也差不多,儘管台下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觀眾懂吳語方言,但對照字幕和演員的表情、嘴型、手勢、動作,理解劇情中的情感完全不成問題。至於是否與這個時代的節奏相融,金麗生認為:「我們的國家現在已開始進入老年人社會,那些工作時沒空聽書的人如今退休後,反而會有更多時間去看評彈。這可以成為他們退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在這部分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他也承認要讓中青年觀眾愛上評彈可能相對困難。「所以為了擴大觀眾的年齡層,我們也會推動在大學和中學開設評彈課程。」蘇州現在已經有許多中學都有評彈的業餘興趣班,而評彈走進高校的活動也已經開展到了七八十所大學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