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舌尖上那一縷鄉愁

2013-07-18
■舌尖上那一縷鄉愁。 	   網上圖片■舌尖上那一縷鄉愁。 網上圖片

王 珍

 一個人離開家鄉、離開母親的時間久了,總會有一種扼制不住的思鄉的感覺。那種思念家鄉、想念母親的時光總會有一絲絲深深淺淺的憂愁,我們常常把這種憂愁叫做「鄉愁」。鄉愁有時悄悄地跟著我們的某種念頭而來,我們卻還不知道。比如,有時,我們會特別想吃兒時吃過的某一種美食,其實,這就是一種鄉愁。

 仔細想想,一個人喜歡一種美食,和他從小生長的那個地方、那些親人有很大的關係。幾乎每一個人都對自己家鄉的美食有著親切美好的懷戀,不管他有多麼的發跡有錢或者是春風得意,哪怕他天天吃魚翅燕窩鮑魚海參,再多的山珍海味也抵不過兒時外婆或是媽媽做的那碗家鄉的菜。就像我們初戀時的那個心上人,一生都不會走出我們的心靈。

 曾經看到一家媒體報道,船王包玉剛有一次回寧波老家探親,家鄉人當然是盛情款待包先生了—在寧波最著名的餐館狀元樓為包先生精心準備了魚翅、海參、鮑魚、乾貝等各種高檔海鮮以及名貴的時令鮮蔬。沒想到進餐時,這位大人物對所有的高檔菜餚都不感興趣,只是出人意料地點了一道在寧波極其普通的平民家常菜——臭冬瓜。

 臭冬瓜,說實話只是寧波平民家一道蠻寒酸的傳統菜餚,當然是難以登上大雅之堂的,狀元樓當然也是沒有的。餐館經理想盡辦法,急速從附近居民家裡找來一碗臭冬瓜。包先生吃了以後很是滿意,他感慨:我在香港想臭冬瓜40多年了,今天終於如願以償啊!消息傳開後,海外的寧波幫紛至沓來,都要回家嘗嘗臭冬瓜的味道。彷彿只有那些味道濃郁的臭臭的冬瓜,才足以告慰他們思鄉的苦楚。

 此後,臭冬瓜也成為寧波各大餐館的招牌風味菜。寧波人還把它包裝出口,遠銷海外。且有人還煞費苦心地找出了這道菜的種種好處:冬瓜性甘,具有清熱養胃,蕩滌腸內穢物的功效,是清涼食品和減肥佳蔬。臭鹵大都採用黃豆發酵而成,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臭鹵與冬瓜經腐熟和分解,臭中又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道。食用時放些麻油、黃酒、味精,味道清口而醇香。寧波一帶有「麻油老酒醃冬瓜」之民諺。其實,即使沒有這些說辭,只需把臭冬瓜往餐桌上一擺,一定會讓老寧波人想起兒時一家人圍著八仙桌就著臭冬瓜吃泡飯的每一個早晨。這就是一生一世都走不出的寧波味道呵。

 我有個去了法國做老闆的朋友在微信上說,如果回國探親,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兩斤茭白一口氣吃個夠。

 一位老知青在回憶當年他去支邊插隊的情景時說,那時,從黑龍江回到杭州,第一件事就是去街頭的攤兒裡買一副蔥包燴兒吃,吃得那個香啊,就像幾個月沒吃飯的餓煞鬼。

 我那位老家在象山的同事,總在抱怨吃不到帶著海水味道的新鮮海鮮。和每一個生長在海邊的人一樣,總是念念不忘海鮮的味道,離海遠了,久久吃不到海鮮,甚至會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的脫水感覺。所以,他總是在等著下一個長假,可以回家好好吃一回魚、蝦、蟹、螺,真的分不清他是想家了還是嘴饞了。有時,他甚至會為了可以常常吃到新鮮的海鮮而產生辭去工作回家去的衝動。

 確實有這樣的先例:晉惠帝年間在洛陽作齊王大司馬東曹掾的吳人張翰,聽到秋風吹過,猛然想起家鄉的蓴菜羹和鱸魚膾來,就賦詩一首《思吳江》:「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並立刻掛帆回到江南老家去吃那鮮美的鱸魚羹,連官都不要做了。

 有一個酷暑的日子,我那個在外地讀初中正青春期強頭倔腦的兒子突然在我掛著的QQ上留言:「想吃綠豆糕。」我想一定是兒子離開家鄉、離開母親的時間有點久了的一種情緒宣洩吧。記得有一年春節他非讓我飛過去接他來杭州過年,叫得最響噹噹的理由就是:「我都有好久沒有吃到筍了,真的很難熬的啊!」我理解,想念一種美食但卻無法吃到,和想念一位親人卻無法看到是一樣的,都是折磨和煎熬。

 於是,我就頂著40多度高溫下的毒太陽,四處去尋找綠豆糕,沒想到平日在任何一個食品店或者超市裡都常見的綠豆糕真要找它的時光有那麼難,我跑了四、五家超市和食品商店,還不時地向一些典型的「買汰燒」們打聽,最後終於在一家商廈的地下超市裡看到一盒快到保持期了的綠豆糕。據售貨員說,因為天氣太熱,綠豆糕軟軟的細沙餡很容易變質,所以廠家在夏天基本上不生產,進不到貨。我看著那盒已經有點變硬不是很新鮮的綠豆糕,猶豫了一下還是買了用特快傳遞郵了過去。三天後,兒子發來短信說,綠豆糕收到了,沒壞,有點硬,但還是覺得好吃。也許,在他的那種「好吃」感覺中,也摻雜著一絲絲對母愛的感受吧?

 離家鄉遠了、久了,鄉愁是不可避免的。所謂的鄉愁其實並不只是一種思想,而是一件很具體的東西,比如一個e-mail,一封手機短信,一個電話,一枚郵票,也可以是一碗臭冬瓜或是一塊綠豆糕。

 我媽媽表達鄉愁的方式,是在中秋的時節,給她老家的哥嫂寄去月餅;我遠在新加坡的妹妹在QQ上和我聊天時,會突然感慨:媽媽做的鯗扣肉真好吃啊!我明白,她是想家了;而我就更是過分,只要一離開杭城,就會想念西湖邊上的那間茶樓、那一盞西湖龍井茶……

 是啊,世事萬變,人生也不斷在變,唯獨童年在故鄉形成的口味,始終都不會改變。這種口味其實就是鄉愁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抹不去的回味,甚至可以覆蓋所有不好的記憶而把那份曾經的美好放大許多倍成為一種誘惑,對於這樣的誘惑再堅強的人也會變得意志薄弱,誰又能敵得過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