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每天乘車經過香港仔隧道到灣仔區,必定看到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最重要的門口,就是掛有一副被視為「絕妙好聯」的地方。曰:「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歷年以來,這副看似七言聯的刻字引起許多老香港談論,當中多有溢美之詞。或謂對得巧妙,或謂語重心長。更有傳言當年撰聯人用詞不吉利,寫完此聯之後就暴斃,真的「吾軀歸故土」去了。那麼作者就是一言成讖,以性命讓作品應景對題。喜歡這個傳說的人常會強調整件事很邪門,奉勸世人作文說話都要小心,以免犯忌損身云云。
若以對聯的基本要求來衡量,這兩句當然不能合格,因為嚴重失對。「今夕吾軀」對「他朝君體」合格,「歸」對「也」,「故土」對「相同」就不知所謂了。所以,稱這兩個七言句為「對聯」的香港人,其實都是門外漢!
實情是這個墳場還有另外一處門口也有兩句七言刻字,現在卻被行車天橋阻擋了視線,自然及不上「今夕吾軀」兩句名滿香江。曰:「今世相愛在基督,來日同聚於天上。」單論詞性對仗,比「今夕吾軀」兩句稍像樣,「今世」對「來日」,「相愛」對「同聚」,「在」對「於」都在字義可對,「基督」對「天上」就稍牽強。可是下句句腳「上」字仄聲,於對聯則屬失律。
據近人考證,這四個七言句極可能源自一首用拉丁文寫的詩,作者是中世紀英格蘭人阿爾昆(Alcuin,約七三五年至八零四年),據說曾經當過中歐霸主查理大帝(Charlemagne,七四二年至八一四年)的老師。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會拉丁文,姑且談談這詩的英譯本,題為《灰與塵》(Ashes and dust),開首兩句是:「You are now, traveller, what I once was, and what I am now you will one day become.」直譯為中文大概是:「你現在是個過客,如我以往;他朝你會如我現在一般。」這似是「今夕吾軀」兩句的來歷。原詩下文還有好幾句,若說濃縮為「今世相愛」兩句,亦可自圓其說。
這四個七言句只得前兩句傳遍香江,被誤當作對聯,相信是當年墳場的主事人不熟識中國的楹聯文化所致,但見中式建築物常有這種格式的題字,就把四句隨便分別放在兩處門口。若將四句當作七言詩,可以略修改為:
今夕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
此生相愛於基督
來日天堂頌主功
「同」與「功」押韻,馬馬虎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