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鼓子秧歌。 網上圖片
文:戴永夏
近日,在第十屆全國舞蹈比賽大會上,山東省選送的《鼓子少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種)榮獲群舞組表演一等獎,在全國舞蹈比賽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繼獲得多項全國大獎後,鼓子秧歌獲得的又一殊榮,也是對這一「土裡土氣」的民間藝術的進一步肯定。
鼓子秧歌是山東北部地區流傳極為普遍的一種大型民間舞蹈,因表演者手持特製的羅圈鼓邊敲邊舞而得名,又稱手鼓、大秧歌、蹦鼓子等。它廣泛流傳在以商河縣為中心的惠民、樂陵、陵縣、陽信、濟陽、臨邑、平原、禹城等縣市,與膠州秧歌、海陽秧歌並稱山東三大秧歌,被譽為「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的典型代表」。
鼓子秧歌最初發源於濟南商河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北宋年間,河南一帶黃河水患不斷,大批災民遷到商河等地開荒種地,辛勤耕作。當他們播下的種子長成莊稼,迎來豐收時,人人都歡喜若狂,自發地進行慶賀。他們以「羅圈」(篩麵用的工具)蒙皮紙為鼓,以「鍋梁」(蒸食物時架箅子的木架)置柄為傘,興高采烈地扭起了家鄉的秧歌。從此這種秧歌便在當地生根開花,流傳開來。後經不斷發展創新,遂成為每逢節慶日百姓進行慶賀的民間舞蹈。還有一種說法是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遭災,開封府尹包拯從河南趕來放糧,賑濟災民,同時讓屬下將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從此每年元宵節時,人們便妞起秧歌,感謝包公的救命之恩。明清兩代,秧歌在商河、濟陽一帶已經廣泛流傳。
鼓子秧歌代代相傳,逐漸成為廣大農民慶祝豐收、歡度佳節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他們還根據其喜慶特點,將鼓子秧歌稱作「跑十五」、「鬧玩意兒」等。據明嘉靖《商河縣志》記載:「立春前一日……裡人行戶扮漁、樵、耕、讀諸戲,酒筵悅歌,競為歡會,凡三夜。」而元宵節的「跑十五」活動更為熱鬧:「舉國紛紛興若狂,新正十四掛衣裳。明朝但願無風雪,盡力逞才鬧一場。」至清代,以鼓子秧歌慶佳節的活動更為壯觀:「仕女雲集,途為之塞,自晨至暮,絡繹不絕。」(同上)發展到當今,鼓子秧歌有了更為廣泛的群眾性。據上世紀50年代調查,商河縣978個自然村,就有724個村有鼓子秧歌隊。每到元宵節前後,商河等縣的許多村鎮都自發地組織起鼓子秧歌隊,走街串巷進行演出。而參演的群眾也特別踴躍,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孩子,都爭先恐後地參加演出,以至三代共舞的現象也不鮮見。鼓子秧歌的流傳之廣,普及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也獨具特色。它是集歌、舞、丑於一體,表演時先舞後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則在歌舞中插科打諢。經常唱的歌曲有《搖葫蘆》、《打岔》、《鴛鴦嫁老雕》、《饞老婆吃狗》、《大觀燈》、《小觀燈》等。這些歌曲多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和日常生活為主,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鼓子秧歌的角色則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稱命名,大致分為「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傘」又有「頭今」和「花傘」之分。「頭傘」扮作老漢形象,「頭傘」中的第一和第二把傘既是演出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又是領舞者。「頭傘」左手握傘,右手握銅鈴或牛胯骨,表演動作有韌勁,給人以老當益壯、舒展圓潤之美感。「花傘」扮作青年形象,動作剛勁挺拔,陽剛之氣十足。「鼓」又稱「鼓子」,是秧歌隊伍的主力,代表強健威武的中年男性形象。「鼓子」左手掌鼓,右手握著繫有紅綢條的鼓槌,邊擂鼓邊舞動,跳、轉、劈、蹲,動作剛勁挺拔,粗獷豪放。「棒」又稱「棒槌」,表現的是矯健的男性青少年形象。表演者雙手各握一根棗木棒,擊打花點,動作輕巧靈活,灑脫利落,神態悠然自得。「花」多扮作少女形象,有「地花」(不踩高蹺)和「蹺花」(踩高蹺)之分,其道具是三四米長的彩綢和扇子或花枝,表演時左綢右扇或右綢左扇。「花」的動作活潑優美,具有性格開朗、美麗賢淑的喜人形象。「丑」多扮作贓官、傻小子、醜老婆等形象。他們在秧歌隊伍中迂迴穿插,插科打諢,其表演滑稽詼諧,妙趣橫生。
鼓子秧歌是一種大型集體民間舞蹈,其人數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強悍遒勁,場陣磅礡恢宏,既寓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感,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2006年5月,鼓子秧歌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有了更加輝煌的發展前景和更為廣泛的群眾性,也更加引起了社會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