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說小聰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劉坤一。網上圖片

陶 琦

 中國的市井文化,向有讚揚推崇小聰明的傳統,認為這是一個人思維反應敏捷、行事機警的表現。故在日常生活當中,一些施展詭譎手段的小聰明常被視為是智慧,為人所津津樂道,許多人對耍小聰明的人持有認同感,甚至是佩服,而那些吃了虧的人反而經常遭到挖苦和戲謔,要嘲笑他們的愚笨和遲鈍。

 清代曾任兩廣總督的劉坤一,少時家貧,生活十分困頓。某日朋友請他吃飯,劉坤一見桌上佳餚羅列,大喜過望,但他又擔心同席者太多,自己吃不上幾口,難得一飽。於是他當眾脫下鞋襪,裝作捕捉虱子,又不斷將滿是污垢的襪子,揚起抖動,令塵垢飛落到酒杯和菜餚當中。同席的人自然嫌其腌臢齷齪,只是當著主人的面不好發作,故無一人下箸而食,任由劉坤一獨自大嚼,盡掃席上之珍。

 後人記錄下這一段稗史,就是稱讚劉坤一「性機警,權奇自喜」,認為他有權謀奇策,是個做大事的人,所以後來才能做到封疆大吏。也正是有著這樣的文化傳承,早年在一場圍棋比賽中,就出現了相同的故事:有人脫下臭襪子不斷搓腳,故意激怒對手,分散對方的心神。對手果然中計,憤而推枰認輸。

 清人張祖翼的《清代野記》裡也記有一事:有人早上出門,在路上撿到一張銀票,打開一看,是平日常去的錢莊的銀票,遂前往兌銀。他剛一進門,就看到有人在央求錢莊老闆,想要註銷已丟失的銀票,防止被人冒領。見狀,他做出十分憤怒的樣子,怒氣沖沖地走了進去,老闆向他點頭打招呼,他也不理不睬。老闆見狀就問:「大清早的,先生何事動怒?」他答道:「家醜不可外揚啊。不過呢,憑咱倆的交情,告訴你也無妨。我昨天有事情到外地去,今天一早才匆匆趕回,到家後看見妻子的枕邊有一張銀票,想必是她趁我出差在外之機,私會情人,姦夫留給她的銀票。雖然我並不缺錢,但這種錢是一定要取走的,不然留著銀票也是一種羞辱。」

 說完,他從懷裡把銀票掏出來,丟到錢莊的櫃枱上。見他這樣說,錢莊老闆頓然以為前來報失的失主就是姦夫,且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銀票給了情人後又來報失,一點代價也不想付,於是心裡就對失主有了幾分鄙夷。接下來,老闆也不跟失主說明,就把銀票兌付給了來人。可憐的失主,銀子被人取走了不說,還無辜背負了與人偷情、想要賴賬的惡名。而這件事情被記下來,也是時人覺得事件的主角,堪稱是把小聰明玩到了極致,聞者無不佩服的緣故。

 其實,談及耍小聰明的危害性,孔子早有箴言:「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一群人在一起互為玩弄手腕,缺乏誠信,到最後,所有人都必受其害。唐代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裡談及誠信的重要性,也說:「夫中智之人,豈無小惠,然才非經國,慮不及遠,雖竭力盡誠,未免於傾敗。」意為只要智力正常,小聰明每人都有,但這樣的人目光短淺,缺乏遠見,非治國之材。只是這些規戒的話語,在現實面前,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因為耍小聰明,很容易在規則之外獲得利益,達到想要的目的,所以從古到今,不少人更看重的是取得的結果,至於過程是否正義,行為是否恰當,並不重要。

 從本質上說,耍小聰明以圖謀利益,是一種訴諸於現實利害而不問是非的用世之術,也是一個從小惡累積到大惡的過程,不僅形成了以破壞規則為智慧的文化,人與人之間也會由此失去互信的基礎。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戴胄公斷「帶刀案」 (2013-08-06) (圖)
古典瞬間:解讀石獅子 (2013-08-06) (圖)
豆棚閒話:說小聰明 (2013-08-06) (圖)
詞話詩說:任我行 (2013-08-06)
畫中有話 (2013-08-06) (圖)
歷史與空間:紅樓夢人物雜談—焦大醉酒 (2013-08-02) (圖)
豆棚閒話:姓名學 (2013-08-02) (圖)
生活點滴:白露三朝出「將軍」 (2013-08-02) (圖)
詩情畫意:寂寞是我探視的情人 (2013-08-02)
亦有可聞:摔「瓦屋」 (2013-08-02)
歷史與空間:中國思想史研究:何種模式? (2013-07-31) (圖)
亦有可聞:吃螞蚱 (2013-07-31) (圖)
文藝天地‧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三) (2013-07-31) (圖)
文藝天地‧心靈驛站:小村如蓮 (2013-07-31) (圖)
文藝天地‧試筆:拼 貼 (2013-07-31)
歷史與空間:筆架留韻 杜鵑傳情 (2013-07-30) (圖)
遊蹤:京都福岡之行 (2013-07-30) (圖)
古典瞬間:追思翁同龢 (2013-07-30) (圖)
豆棚閒話:王 子 (2013-07-30) (圖)
畫中有話:請來戳死我 (2013-07-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