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捱得指數」調查發布暨「無止行2013」慈善步行發布。鄭治祖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年長一代往往認為年輕人「唔捱得」,有機構昨日公布的調查發現,受訪的18歲至22歲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捱得指數」有56.3分,但22歲以上的受訪者只認為大學生「捱得指數」只有46.9分,相差達9分以上。在工作方面整體受訪者的63.6%認為大學生「唔捱得鬧」,在生活方面最多受訪者(54.6%)認為大學生「唔捱得污糟」。
自認「捱得」 與社會有落差
「無止橋慈善基金」昨日舉行「無止行2013」慈善步行的新聞發布會,並公布該基金早前委託社會企業「言論自由行」進行的調查結果。「言論自由行」於6月17日至21日,及24日至25日期間,以電話隨機訪問1,000名香港市民,其中118名為18歲至22歲的香港大學生。
調查發現,綜合各項表現指數,以100分為滿分,受訪的18歲至22歲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捱得指數」有56.3分,但22歲以上的受訪者則認為大學生「捱得指數」只有46.9分,相差高達9分以上,反映大學生心目中「捱得」的指數,與社會上其他年齡層的受訪者有差距。
日常生活「捱得指數」勝工作
就大學生在工作方面的5項「捱得」表現選項,包括「捱得鬧」、「捱得悶」、「捱得人工低」、「捱得長工時」及「捱得返工遠」,所有選項中均有逾半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唔捱得」,其中最多受訪者(63.6%)認為大學生「唔捱得鬧」,認為「捱得鬧」的僅有7.5%;第二是「唔捱得悶」,佔59.9%,「捱得悶」的僅有9.6%;認為大學「唔捱得返工遠」的人則逾半(50.3%),為各項選項中最低者。
在包括「捱得污糟」、「捱得窮」、「捱得餓」、「捱得熱」及「捱得眼唌v5個日常生活選項,情況較工作方面為好,僅有兩個選項有逾半人認為大學生「唔捱得」。最多受訪者(54.6%)認為大學生「唔捱得污糟」,認為「捱得」的僅有10.1%;54.8%認為大學生「唔捱得窮」,認為「捱得」的僅有11.3%人;40.5%認為大學生「唔捱得熱」,是各項選項中最低的。
團體倡多做義工免「身嬌」
「言論自由行」創辦人黃伯康在公布調查結果時指,雖然香港大學生認為最「唔捱得鬧」、「唔捱得悶」,但他相信不少大學生亦認同在外地實習、做義工等的鍛煉生活可令自己更「捱得」,鼓勵他們多參與慈善工作。
「無止橋慈善基金」並即場宣布將於11月17日舉辦「無止行2013」冀籌得善款改善內地貧困農村生活,並為香港大專生提供更多參與當地建橋及村莊項目的機會。應屆籌委會聯席主席葉楊詩明說:「今屆『無止行』慈善步行主題為『搬磚同行 建橋助人』,通過『陶侃運磚』的故事,鼓勵參加者在步行時搬運環保磚到終點,以宣揚正面堅毅的人生態度,仿效陶侃積極面對困難,在逆境中堅毅不屈的精神。」基金義務秘書紀文鳳則指,近年社會分化,尤其年輕一代缺乏正能量,也缺乏「持平、中間路線」的觀點去看待事物,相信活動可令更多香港學生增強同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