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前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行2013前半年港片檢討會,談論在本土意識高漲前後港片港味復歸的種種現象,除了無可避免談到《忠烈楊家將》、《狂舞派》、《激戰》等表現的主體力度;《一代宗師》、《葉問終極一戰》對港式新男人的形象完成;《中國合伙人》及《毒戰》的逆向認同,還提及近年港片中警察形象愈趨低落這問題。
港產片導演傳統擅拍黑幫片及警匪片。就類型要求,黑幫片的警察形象一直不見得討好,而警匪片之中,警察也一直有「壞差人」、「好差人」之分。不過,影片的英雄認同大多放在「好差人」身上,宣揚的價值觀也充滿除暴安良,為市民服務等正面訊息。
這個情況,電影及電視以往是接軌的,警察基本上是好人,但其中也有害群之馬。然而,主權移交之後,尤其是CEPA實施,要到內地上映、播影的電影及電視,故事中的警察不能有壞分子,於是《野獸刑警》及《無間道》式的灰色警察逐漸消失,《大搜查之女》本來的壞差人也要轉好,結局來個一百八十度大修改。
結果,電影及電視的落差愈來愈大,電視仍然嚴守為警察臉上貼金的規矩,連臥底也是百分之百白色的(Laughing哥),再沒有甚麼情義兩難全、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一句話:所有複合面都磨平了。電影哩,伺機恢復灰色,以至來個鐘擺效應,黑色差人的比重愈來愈大。
《毒戰》的例子很明顯,孫紅雷不是灰色警察,他是表面上白得不能再白,暗裡卻反映公安自把自為、膨脹失控的國家機器權力。林超賢快將上映的《魔警》,據說更是這暗黑系導演最陰暗的警匪作品。
內地將開拍以1993年中俄列車大劫案為題材的《莫斯科任務》,導演也是林超賢。壞差人究竟還有沒有位置?本地影評人對此深感興味,引頸以待。 ■文:朗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