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寧夏銀川街頭,寧夏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給市民做免費血糖檢測。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大學新設的「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已與南京大學的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戰略聯盟;而其實早於7年前,兩所大學已就相關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港大實驗室主任徐愛民介紹指,南京大學於動物模型設計方面的技術走得很前,「所以自2006年起,我們就開始利用他們提供的動物模型,如轉基因小鼠作研究生理功能之用」。他又表示,兩校的實驗室各有優勢,如港大長處在於代謝學研究;南京大學則於轉基因及遺傳學研究成果優秀,兩方能分工各自處理自己擅長的部分,「兩地實驗室可用各自經費做研究,但同時可聯合發表文章;實驗室的資源能更好地運用,進行優勢互補」。
科技互補 提升創新力
實驗室臨床研究主任林小玲進一步分析,港大醫學院具源遠流長的歷史、臨床基礎厚實,「醫學研究需要基礎及臨床研究的密切合作;香港研究設備先進,病人網絡及病歷數據庫已累積多年,資料齊全,對進行追訪式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支援」。是次與內地建立戰略聯盟,雙方除可於科研層面互補外,於病人紀錄電腦化方面也可作深入交流。
為加強對本地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持續發展,香港政府由本年度起,將每所實驗室財政資助由每年200萬元的上限提升至500萬元,但徐愛民認為,科研發展得以推前,資金投放固然需要,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硬件的提升當然有正面作用,但研究團隊的創新能力才是至關重要」。他表示,實驗室現時面對的最大難題是:「本地針對研究及開發(R&D)的企業不足,因此他們致力爭取平台、加強與國內外實驗室及藥廠聯繫,因為人類健康是全球都關注的議題。」
聯合申請經費 建交流平台
他又指,隨著確立為夥伴實驗室,兩地大學除了可聯合申請內地科研經費外,更重要是為兩地人員建立一個正式的互訪及交流渠道。「我們計劃每年最少會舉行一次正式的交流會議;來年3月,我們亦會於香港舉辦人員交流。」他期望夥伴實驗室未能能發揮培育年輕人才、支援香港及內地醫藥業發展及臨床實踐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