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李慧琼批會「獨」破壞與中央互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27]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政府剛宣布成立政改諮詢小組,「佔領中環」發起人之一朱耀明、「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及工黨主席李卓人突然赴台,與著名的「台獨」分子、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會面,會後更在對方主導下舉行了記者會,公布台方「民主人士」支援「佔中」的具體計劃。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昨日在電台節目上,批評3人在政改討論的敏感時刻與「台獨」分子會面,更與施明德舉行記者會發放政治訊息,將破壞本港與中央政府的互信。

 李慧琼、李卓人及鄭宇碩昨日在一電台節目上,就「佔中」分子與「台獨」分子會面舌劍唇槍。李慧琼批評,李卓人、鄭宇碩及朱耀明是政治人物,李是工黨主席,鄭是「真普聯」召集人,朱是「佔中」發起人之一,都是政改討論中的「關鍵人物」,絕對無所謂「以個人身份交流」這回事,其一言一行都會釋放重要的政治訊息。

責「對政改百害而無一利」

 她續說,民間赴台交流的確「好普遍」,但3人與施明德會面後卻聯合舉行記者會,施明德更明確聲言會支援「佔中」,及於明年每月派17人來港「佔中」,有關「香港變成中國『殖民地』」的言論,更令人擔心會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戒心,尤其特區政府已宣布正式為政改諮詢作前期工作,及於年底前發表諮詢文件,而政改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本港要和中央建立互信,為本港爭取最大的普選空間,「身為政改關鍵人物,確實破壞與中央之間互信,對政改百害而無一利」。

鄭宇碩拖民記落水挨批

 不過,鄭宇碩死撐稱,他們與施明德的會面只是「正常」的「台港交流」,更把民建聯拉下水,質疑建制派對他們3人的批評是「虛偽」及「惡意」的「抹黑」:「民建聯之前也率團訪台,並與現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會面,而我們約見卻是過氣主席,何解他們(民建聯)就不是與『台獨』勢力勾結?……今日中央統戰部門全力統戰民進黨,連非常濃厚『台獨』背景的民進黨市長陳菊,也獲中央作上賓式接待,那是否北京(中央)容忍『台獨』、承認『台獨』?」

 李慧琼反駁,民建聯早前訪台先後與民進黨及國民黨會面交流,整個交流過程都透明公開,會後更無任何記者會,但據報「佔中」組織者與施明德是閉門會議後先舉行記者會,最終更高調宣布派人來港支持「佔中」,難免被演繹成尋求施明德支持「佔中」。

稱「被迫」夥施明德開記招

 被追問與施明德舉行記者會是否「過晒火位」時,鄭宇碩支吾其詞,稱他「不敢」代「佔中」運動回應,只辯稱該次記者會是「主家的安排」:「召開記者會與公開交流過程有何分別?老實講,我們是光明正大,無事不可對人言。」李慧琼直言,她並不認同3人「毫無選擇餘地」的說法,「即使是主人家要求(舉行記者會),我不同意大家『毫無選擇餘地』。大家在記者會前定與參與者互相了解,但他們(鄭宇碩等)事後就話人過分敏感,我會覺得參與者敏感度不足」。

 李慧琼將是次事件比喻為「拍拖」,形容有如一對情人都不希望對方「夜蒲」,李卓人即聲言,他們是想和「民主」拍拖,「剗家係『中共』拆散我同民主拍拖」,又稱:「台灣人民關注香港發展是好事,完全毋須迴避。他們感覺台灣與香港是『命運共同體』,但邀請交流卻被亂扣帽子,質疑為民主運動引進『台獨』力量,完是『夾硬屈』。要讓台灣對『中國因素』有信心,就要讓香港與民主結婚。何罪之有?」

何濼生:身份敏感應避免

 「幫港出聲」發起人、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指出,3人是次和施明德會面,令人有遐想也是很自然的事,大家要落實普選就要和中央建立互信,「由於大家身份比較敏感,會面應該盡可能避免」。

陳文敏:「台灣元素」添敏感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昨日在另一場合承認,在本港爭取普選的問題上,加入「台灣元素」將會令事件變得敏感,並希望政府成立的「政改三人組」,能夠盡快進行「沒有前設」的諮詢。

相關新聞
馬尼拉擬千萬賠償人質家屬 (圖)
政府歡迎 易小玲促回應四訴求 (圖)
撤警示與否 旅議會:港人意願為先 (圖)
海事處內部調查 明年初交報告 (圖)
市民自發聲討「佔中」勾結「台獨」 (圖)
李慧琼批會「獨」破壞與中央互信
譚惠珠:外力幫倒忙
戴耀廷圖淡化 認「敏感不足」 (圖)
訟黨拒宣誓擁護憲法基本法 (圖)
施永青:「寧為玉碎」累港無普選
陳兆愷 梅師賢 釋覺光 譚惠珠 獲授大紫荊勳章 (圖)
黃金寶蘇樺偉得「銀銅」 白雪仙鍾景輝摘星 (圖)
拯救英雄獲獎狀 為海難家屬打氣 (圖)
貢獻傳媒良多 王伯遙與有榮焉 (圖)
港青少年性開放 床伴平均7.7位 (圖)
經手男亦受墮胎困擾
周一嶽:居住空間限制夫婦性愛 (圖)
外貿經理盜50萬成衣 開店銷售
東主點蚊香 燒校服老店 (圖)
多校毗鄰開竹館遭拒 司法覆核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