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為死靈魂造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13]     我要評論

彥 火

 余華在《兄弟.後記》末尾寫道:

 ——寫作就是這樣奇妙,從狹窄開始往往寫出寬廣,從寬廣開始反而寫出狹窄。

 ——這和人生一模一樣,從一條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從一條羊腸小道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

 ——所以耶穌說:「你們要走窄門。」他告誡我們,「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意喻余華所走的道路是狹窄的,他是一位創作的探索者和開拓者。

 余華的最新一部小說是《第七天》。

 這部小說出版後,同樣引起巨大的反響和爭議。

 從《活着9》到《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再到《第七天》,都可作如是觀。

 《第七天》可說是別出心裁。

 小說一開頭,有點馬爾薩斯式的魔幻:一個走向殯儀館、將被火化的靈魂,出門後又回轉家中穿衣打扮……。

 至於他為什麼會死?他在死亡之後還能留給讀者什麼呢?

 這正是讀者所急於尋找的答案和希望解開的謎。

 余華從描寫地上的小人物到地下的小人物——鬼魂。

 以楊飛為代表的靈魂,生不逢時、死亦不逢時的,他們可悲地在社會低下層生活,遭遇,閱歷了數不盡的苦難。

 他目睹周圍的人,大都是草根,也是都生活在惶恐中。

 他們的生活的唯一可留戀之處,就是對親人、情人的愛……。

 余華對楊飛父子情深的抒描,貫穿全書,特別令人動情——

 我乘坐的火車駛離車站時,他站在那裡看着離去的火車揮手,雖然站台上有很多人在來去,可是我覺得他是孤單一人站在那裡。

 第二天我父親不辭而別,他走得無聲無息,連一張紙條也沒有留下,拖着自己所剩無幾的生命離我遠去。

 評者認為《第七天》比《活着》更絕望、比《兄弟》的故事更荒誕。

 小說作者呈現讀者面前,是一個個「死無葬身之地」的受害者群像。

 他們穿梭於陰陽兩界,追憶和思考着種種恩恨情仇,其間夾雜着釵h殘酷的社會現實的折射。

 譬如強行拆遷民房、賣器官買墓地、高官姦淫人妻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時下傳媒充斥的新聞,讓人讀來體會到切膚的疼痛和寒心。

 作者企圖以死亡對當今中國社會貧富懸殊、道德淪落、貪污腐化、禍國殃民等現象,作出最絕望的控訴。

 書中刻劃了一幅幅鮮活的現實浮世繪:一大群死靈魂在死去的老闆開的飯館吃飯,席間亡靈們議論紛紛,直言目前最安全的食物只在兩個地方,一是在這裡,二是在高官的飯桌上。

 這對現實社會是極大的反諷,讀後令人感慨繫之。

 小說中採用大量社會新聞的報道,令人讀後更有真實感。

 新聞報道畢竟生硬,所以余華也穿插一些優美的文字描寫,譬如:

 我感覺自己像是一顆回到森林的樹,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塵埃;

 我們自己悼念自己聚集到一起,可是當我們圍坐在綠色的篝火四周之時,我們不再孤苦伶仃。沒有說話動作,只有無聲地相視而笑,我們坐在靜默裡……。 (《怪傑余華》之四)          

相關新聞
百家廊:遇與不遇 (2013-11-13) (圖)
琴台客聚:為死靈魂造像 (2013-11-13)
翠袖乾坤:「歲月友情演唱會」 (2013-11-13)
天言知玄:姜太公面相 (2013-11-13)
生活語絲:福爾摩斯偵探小說 (2013-11-13)
隨想國:尷尬風流 (2013-11-13)
路地觀察:疫苗副作用 (2013-11-13)
百家廊:心理平衡是自製長壽藥 (2013-11-12)
琴台客聚:小報高手 (2013-11-12) (圖)
翠袖乾坤:慢電視 (2013-11-12)
海闊天空:不對稱中見和諧 (2013-11-12)
眾醉獨醒:文化是最溫柔的鑰匙 (2013-11-12)
思旋天地:憶及鄧公的講話 (2013-11-12)
淑梅足跡:樂觀的肥媽 (2013-11-12)
百家廊:文化養老 (2013-11-11) (圖)
琴台客聚:壞鬼書生多別字 (2013-11-11)
翠袖乾坤:佔上的座位讓不得 (2013-11-11)
跳出框框:銷魂舞 (2013-11-11)
生活語絲:新詩的生命力 (2013-11-11)
思旋天地:期待實現「中國夢」 (2013-11-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