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楊偉民闡述國企改革新舉措。本報記者孟慶舒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孟慶舒 北京報道)國新辦昨日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針對現存的國企經營管理弊端,表示三中全會《決定》對國企改革排開了新陣勢,國企監管將從「管人、管事、管資產」轉變為資本監管為主,啟動分類監管,調整利益結構,還利於民。楊偉民表示,自改革開放啟動了國企改革第一波後,《決定》發起了「國企改革第二波」,國有企業將迎來第二輪改革高潮。
要求加大公益服務投入
楊偉民直指當下國企仍然存有弊端,如央企中非公有資本比例過低,一股獨大;國有企業過於看重做強做大、戰線長、多腳經營,導致部分國有企業負債率過高;國企中經營管理人員行政任命的比例過高,而由市場選聘的國有企業領導比例偏低;壟斷行業佔領整個產業鏈條,擠壓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空間。
針對上述問題,《決定》發起了「改革第二波」。在國有企業監管方面,從十年前的「管人、管事、管資產」轉變為資本監管為主,從資產方面加強監管,而將人事任命權力交給市場。「十年前我們提出的原則叫『管人、管事、管資產』,但是現在我們提出,針對十年來運營的狀況,要以管資本為主來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管,而不是像過去簡單地提三個統一。」
楊偉民還指出,未來對國企的改革將會根據不同的企業功能,分類推進改革舉措,調整利益結構。針對含有公益性質的國企,將會要求此類企業加大國有資本對公益性行業的投入,「公益性的國有資本要服務於國家的戰略目標,去重點投向公共服務」。而對於自然壟斷性的行業,則要實行另一番改革,主要內容集中於: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此外,要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即網絡和運營分開,放開競爭性的業務,進一步破除行政壟斷。
探索財務預算信息公開
針對《決定》提出的「強化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楊偉民解讀道,全民的資產投資若出現大的問題,要進行責任追究,還要探索推進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等重大信息公開。他強調,「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內含深刻含義,目的在於還利於民。「既然是全民所有的,所以收益才有上交的問題,才有重大信息公開的問題,才有更多投向公共服務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