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圳市龍崗區委書記楊洪(前排左一)深入課堂調研
——高端集聚 高端引領 創新驅動 創新發展
近年來,龍崗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全力推進和諧教育建設,教育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教育規模不斷提升,教育改革成績斐然,教育質量實現歷史性突破。今天的龍崗教育,很多方面已經走到了全市的前列,很多成績已經達到了省市,乃至全國的先進水平。站在歷史的新起點,龍崗區委區政府提出了「高端集聚、高端引領、創新驅動、創新發展」的戰略規劃,龍崗教育正譜寫着教育城區新篇章。 ■香港文匯報記者 羅珍、特約通訊員 范玉琪、王世豪 深圳報道
【引進‧矽谷效應】萬紫千紅春滿園: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落戶龍崗
在深圳市龍崗區大運中心西南側、龍翔大道北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已初露芳容。這裡綠樹環繞,環境優雅,坐擁神仙嶺水庫、北面湖等水體及大運文化園等綠化景觀。校園沿襲港中大傳統的書院模式,大量應用中國元素,融入嶺南特色文化,尊重生態,保留山體,書院的韻味濃郁。校園佔地約100公頃,系深圳市政府免費供港中大(深圳)使用,深圳市政府承諾為學校的全日制學生提供辦學補貼。
早在2009年10月,港中大就開始探討在深圳辦學,最終選擇了龍崗。港中大(深圳)首任校長徐揚生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考察了深圳傳統的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聚集區,最終還是選擇了龍崗。」
龍崗教育事業經過建區20個年頭的耕耘,經歷了從弱到強、從落後到先進、從農村化到城市化的歷程,隨着近年龍崗區對教育投入的加大,基礎教育發展迅猛,公辦學校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省市級名校資源正向龍崗匯聚。龍崗區委書記楊洪在2013年教師節座談會上表示,龍崗今後將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將會引進UBC等一批國內外一流大學來龍崗辦學,打造深圳市特色學院集聚區,使龍崗成為一個「不出家門,就能『留學』」的教育城區。
當前,龍崗區正積極推動深圳市特色學院集聚區落戶龍崗,擬引進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一批國內外頂尖大學到龍崗辦學。全球名校喬治華盛頓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均率團訪問龍崗,並有意在龍崗設校。龍崗區委書記楊洪表示,要「使深圳東部高等教育集聚區形成『矽谷』效應,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創新平台,催生和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企業。」除了已經落戶的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虛擬大學園分園、龍崗協同創新大學科技園已有中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8所知名高校入駐。今年9月,虛擬大學園39所高校的首席代表再次齊聚龍崗,清華、北大等名校代表現場即表達了與龍崗合作的強烈願望。未來的龍崗,必將形成高等學府的雲集之勢。這些植根龍崗的大學將為龍崗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援與人才保障。
【投入‧硬件過硬】千江有水千江月:教育建設增量位居全市之首
龍崗區是深圳的教育大區,民眾對於教育資源的需求量特別大,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投入。近年來,龍崗的學位建設、教師編制增加、學校開辦數量,都居全市首位。在過去五年中,龍崗區財政性教育投入累計達到了74.6億元,是建區十四年來總和的1.5倍,提供了一大批公辦優質學位,辦學水平也快速提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1年,龍崗通過了「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區」評估,今年龍崗區又被省政府推薦申報首批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龍崗區教育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龍崗原村小全部由龍崗區教育局統一管理,前幾年還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村小的變化是龍崗教育近幾年大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2012年春季,全區現有各類全日制學校162所、中小學學位24萬個、教師編制4816個。去年龍崗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1.3萬個,佔到了全市的84%;今年又新增10650個,力度還是全市最大。9月2日,全市9所新學校正式開學,龍崗就有7所。現在,龍崗的中小學、幼稚園已近500所,師生總數40萬,基礎教育佔全市的1/4,學前教育佔全市的1/3。這個規模不僅是全區各系統中最大的,也是全市各區中最大的。
據介紹,在整個「十二五」期間,龍崗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中教育撥款比例將每年同口徑提高1個百分點;同時龍崗還將繼續新建、續建公辦學校24所,新增公辦學位約4.4萬個。同時在學校服務範圍、教師編制、投入標準等方面縮小與原特區平均水平的差距,深入推進特區教育一體化,到2015年公民辦學位供給比例實現6?4,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與升學率均保持100%,高中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9%,實現普職比接近7?3。
【創新‧和諧教育】潤物細無聲:教育改革創新機制領跑全市
龍崗教育的改革創新從未停止過。在提出「和諧教育」的發展目標和思路後,龍崗教育的發展一路飛躍。2012年,龍崗區創建的「和諧教育發展模式」被推薦為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的經驗典型。
近日,龍崗與華為公司合作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引起了廣泛關注。央視新聞聯播及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這個教育領域的改革性創舉。
目前,龍崗已經從深圳教育「追趕者」,轉變為多方面的「領跑者」,改革創新方面尤為突出。比如,龍崗在原特區外率先實現了「一級辦學,一級管理」的城市教育管理體制,在體制上率先和特區內看齊。率先啟動義務教育階段積分入學和學位房制度,在全市各區推廣。「引進名校辦名校」、「引進名校長辦名校」的力度全市最大,也是全市引進名校最多的區。在去年引進兩位名校長的基礎上,今年又面向全國招聘了四位國家級名校長。龍崗在全國率先設立1個億民辦教育專項資金,其中4000萬元專門用於民辦教師補貼,此政策也在全市推廣。近年來,龍崗教育局在全市率先實行教師入編「凡進必考」、校長選拔「凡晉必考」制度,「公辦學校管理規程」等改革舉措也在全市推廣並獲得認可。龍崗教育局還成為全國首家導入CAF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區級教育行政部門。
【碩果‧素質提升】心隨明月高:高考和素質教育雙豐收
日前,深圳市2013年度高考工作總結會召開,龍崗高考亮點紛呈,多項指標領跑全市:7所學校榮獲高考先進單位,獲獎比例居各區之首;重點本科上線率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6年正增長;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全市第三,本科、省專上線人數全市第二;「三線加工率」均大於1,教育培養能力全市領先;公民辦教育比翼齊飛,東升學校上線人數居全市民辦高中之首,建文中學位居第三。
龍崗教育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方面,是素質教育碩果累累:近三年來,龍崗的學生榮獲國家級獎項646個,省級獎項485個,市級獎項6795個;在美國奧蘭多舉行的2012年世界啦啦操錦標賽上,龍崗區平岡中學聖火啦啦操隊獲得了舞蹈(花球)組別國際中學組第3名;在第六屆全國非職業交響管樂比賽中,平岡中學管樂團榮獲全國金獎;在連續兩屆深圳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評選中,龍崗區共奪得23個項目,入選數量和質量均位列全市各區第一;在全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評選中,龍崗區共有7名學生獲得此項殊榮,是全國當選學生最多的區縣,其中兩位同學是全國十佳小院士;在今年的省中運會上,龍崗區學校運動員代表深圳市在廣東省男子籃球、女子排球、游泳、田徑、乒乓球等項目上摘得16個冠軍,榮獲16個第一。
【方向‧面向世界】直掛雲帆濟滄海: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囑託。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出大批既懂國外又懂國內,既會利用國內資源又會利用國外資源,既會組織國內建設又會進行國際交往的人才,參與到未來的國際競爭。
龍崗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的龍崗教育要「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通過教育國際化來推動教育現代化,學習國際先進的課程體系、師資培養、管理模式、教育經驗等,實現與國際先進文化零距離。」
據了解,目前龍城高級中學開設了國際班。國際班的必修課程同其他班一樣,差別在於選修課程,聘請了校外輔導員進行培訓,如請新東方的老師進行語言培訓等,本校老師也嘗試進行雙語教學。這是目前龍崗國際化教育試驗的一部分。此外,龍崗區還是深圳率先進行雙語教學試點的城區,轄區內的清林小學、福安學校以及平岡中學近年來都開設了雙語教學的試點工作。
當然,國際化並非就是雙語教學和國際班,國際化教育更重要的是文化教育,即要讓學生了解世界和國際社會,要有國際視野、意識,懂得國際間通行的禮儀、規則、文化等。
由於緊鄰香港這一國際化大都市,目前不少龍崗學校都開展了與香港學校的交流活動,提升辦學的國際化視野。目前龍崗有20多所學校和香港學校「結對子」,定期開展交流活動,開闊了師生的視野。
同時,在師資培訓方面,龍崗區也高度重視提升教師隊伍的國際化視野與素質,在常規的師資培訓中就包括了送優秀校長、教師去海外、香港等地培訓的方式。根據龍崗區教育的「十二五」規劃,龍崗還將要進一步強化教師的海外培訓,提高教師海外培訓比例,提升教育教學國際化水平,其中到2015年,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或海外培訓經歷的教師比例將超過15%。
龍崗區委區政府認為,隨着龍崗區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龍崗區需進一步推進教育的國際化。龍崗教育「十二五」規劃提出,龍崗將在「十二五」期間逐步推進雙語教學試驗與國際課程教學實驗,深化與海外教育合作,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理解多元文化、懂得國際規則的新一代城市公民,增進學生、市民對不同國家和文化的認知理解,增強國際交往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