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我自己是一個守時的人,和人家訂下約會的時間,一定提前或準時,當然百次中會有一兩次遲到,因為是真的遇上了大塞車。在我認識的朋友之中,和我一樣有時間觀念的人,大概有三至四位。他們不但不會遲到,而且總會提前到。只要知道聚會中有他們,我也會提前到,免得他們孤單的在等候。
最沒有時間觀念的,以我去參加飯局的經驗,是娛樂記者。以前電視台請吃中飯,我們幾個年長而守時的人,都會準時到達,但一定會等到娛樂記者到齊了,電視台的公關才叫開飯。最快的一次是比預定時間晚半小時 ,最遲是一小時之後。有了幾次經驗之後,我們這些「老坑」,就再也不參加這樣的飯局了。
最近看一本舊書,名叫《時間地圖》,封面上有以下的文字:時間不是絕對的,一天不一定是二十四小時,一個星期不見得是七天。我想起的是六七十年代的英國披頭四的歌,《eight days a week》,一個星期有八天,是表示工作時間長得不能休息。一天不見得是二十四小時,自然有很多人過着這樣的生活,生活悠閒懶散的, 或者拚命工作的,都屬於一天多於或少於二十四小時的人。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伯.勒范恩。他是美國人,曾到巴西當客座教授,飽嚐巴西人完全沒有時間觀念之苦。他在巴西的學生,既遲到,卻會下課時不走而留下發問。這使我想起現時的大學生,多數喜歡遲到,而更喜歡在下課鐘聲響起後才問東問西問個沒完沒了。而且是一個一個私人的作業問題輪着問,生怕讓別人分享似的。
雖然說各處鄉村各處例,但這世界,缺乏時間觀念的人相信佔着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