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中全會深化改革,將開放部分國企讓民資進入,鐵路業是其中之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 北京報道)管理全國央企及地方大型國企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正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着手進行改革。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19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和完善國企現代企業制度是未來國資國企改革的兩項重點工作。國資委將推進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並可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企。專家指出,混合所有制意味着民資外資可共同參與到下一輪國企改革中。
中國國有企業已佔中國經濟總量的四成,下一步如何改革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對此,黃淑和指出,自國資委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國有企業在改制中引入民間投資,已經取得進展。
引戰略投資者參與重組
黃淑和透露,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已經佔到總企業戶數的52%。2005年到2012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市場發行的可轉債,引入民間投資累計達638項,數額累計1.5萬億。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共是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國有股權的比例已經超過53%。
在落實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上,黃淑和表示,下一步將推進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母公司層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除涉及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外,其餘各類國有企業非公資本均可參與。他並表示,鼓勵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優勢的戰略投資者以及社保基金、保險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國有企業企業改制重組。
組建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對於外界關注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設立問題,黃淑和說組建或者改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實現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重要舉措。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以產業資本投資為主,着力培育產業競爭力。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主要開展股權運營,改善國有資本的分佈結構和質量效益,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所出資企業更加強調以資本為紐帶的投資與被投資的關係,更加突出市場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
「在投資管理、公司治理、職業經理人管理、管控模式、考核分配等方面,都會將更加市場化,更加充分體現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黃淑和指出,總而言之,下一步有關國企的改革國資委將實行「一企一策」,分類進行研究,分類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