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敬璉指出,中國保持高速增長,更重要的是創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麗丹 北京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19日在第四屆財新峰會談到「國家治理能力提升」時指出,中國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一個具有包容性的經濟和政治體制。
他指出,在一些領域,中國用追趕的辦法去保持高速增長,餘地已經不多,今後更重要的是創新。
吳敬璉分析指出,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和政治體制的包容性不斷提高,特別是包容性的經濟制度已初步建立,而過去汲取式的國家治理正在弱化。但是,中國要建立一個具有廣泛包容性的政治和經濟體制,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能力的加強,有時會幫助加強市場、支持市場,這對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的提高有幫助;但有時這一能力也被用於壓制市場。」吳敬璉以其家鄉江蘇常州一企業被政府強制關閉為例指出,政府能力的加強,對經濟發展往往缺乏推動之功,甚至恰恰相反。
資源錯配 抑制產業創新
他又舉例稱,2011年中國確定了七個戰略新興產業,各級政府投入巨大,但現在看結果並不好。一些產業,如光伏設備、 LED製造、電動機車的發展上,價格發生了扭曲,存在大量政府補貼,產能過剩異常嚴重。
吳敬璉表示,政府重點扶持某些產業,其實是政府能力的錯配和誤用。「當政府把資源用到了錯誤的地方、錯誤的企業,就造成市場競爭的扭曲」,這導致大量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具有創業才能的人被窒息。
有學者認為,中國通過學習、引進實現高速增長仍有很大餘地。對此,吳敬璉表示,至少在一些領域,中國用追趕的辦法去保持高速增長,餘地已經不多,今後更重要的是創新。「在新的情勢下,政府的角色必須重新考量,重新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