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接觸的數十位雙非家長中,他們大多數表示,今後將想盡辦法讓孩子在香港。在他們看來,香港法制健全、教育制度優良、公開透明,學習環境公平公正,注重學童在價值觀方面的培養,孩子在香港可以更好地提升英語水平。不過,在艱難「叩門」的過程中,部分香港人對雙非兒童身份的不認同,令家長們感到心酸。
普通話查詢吃閉門羹
彤彤媽始終不能忘記第一次打電話給幼稚園查詢報名時的遭遇。因為聽不太懂粵語,她詢問對方能否說普通話。「接電話的老師直接用粵語說,『你叫聽得懂的朋友打來』,然後就掛電話了。」她回憶說:「這種閉門羹在申請報名的過程中還遇到過幾次。」
來自江西的郎朗父母,目前在東莞工作,選擇赴港產子前全家人對香港幾乎沒有了解。「選擇在港生是看中香港平等、法治的社會環境。而堅持跨境讀書也是為了讓孩子盡快的融入香港社會,並且始終不要忘記,他是一個真正的香港人,長大後要為香港作貢獻的。」
郎朗爸始終堅信,雙非港童是合法的香港居民,擁有一切香港居民應有的平等權利,包括平等受教育的權利。他說,不管基於何種原因,「雙非兒童」、「跨境學童」都已成事實,香港應當看雙非港童未來將為香港注入新鮮血液,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給予政策的關懷,可以減少雙非港童對口岸附近居民衝擊帶來的壓力與矛盾。
盼港設長遠機制應對
未來15年至17年間,雙非及跨境學童問題將持續存在,家長們希望,港府能成立專門部門、建立長效機制應對。安安媽說,讓跨境童過關免下車,簡化學童通關手續。彤彤媽則表示不贊同在深圳建港人子弟學校或提供學位。「表面看起來是方便了家長和孩子,但一群內地港籍學生在一間學校,就如同華人聚集在國外,很容易形成獨立或孤立的群體,將來依舊會跟香港社會脫節。」彤彤媽說。跨境生活儘管艱辛,但選擇了就義無反顧、一路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