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於內地市場還未完全開放,香港電影要走入內地還存在很多阻礙。
香港電影有望重生, CEPA有一定的功勞。 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英文簡稱,2003年6月29日特區政府與中央簽署,2004年1月1日正式執行。國家廣電總局根據此協議及內地與香港在電影上的具體承諾,其後推出《關於加強內地與香港電影業合作、管理的實施細則》,明言內地與香港聯合攝製之電影,只要故事情節或人物與內地有關,其故事發生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而純香港電影只要通過內地審查即可作為進口片在內地發行,並不受進口配額限制。這是最初合拍片的規條。CEPA推出後,香港與內地合拍片數字大幅上升,佔每年香港電影總數過半。後來,兩地不斷擴充、修訂協議,最新的〈補充協議十〉進一步開放電影市場,容許香港電影只要合乎規定,在加上字幕後,可以用粵語在內地發行放映。
業界普遍認為,CEPA的新修訂對香港電影長遠發展有幫助,但政策執行上,則還存在不少限制。資深電影人、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便說:「CEPA政策在具體執行方面有若干問題,之前廣東地區就有先行先試計劃(廣東省廣電局可以審批在廣東舉辦的對外電影交流展映活動,並審查相關影片,包括香港產製的粵語片,助香港產製粵語片更快進入廣東市場,並與香港同步上映),讓港產片在廣東地區用廣東話發行,政策已經推出差不多兩年,但一直執行不了。」
馬逢國不無感嘆,今年八月,廣州舉辦了「香港電影周」,放映五部港產片,包括《狂舞派》、《過界》等,反應非常好,但這些電影始終不能在廣東地區發行,「我們看不到任何障礙,審批也沒有問題,但就是弄不了。這樣拖,香港放完了半年,再給你放也沒意思,連光碟都已經有了,宣傳效果也沒了。」
除此以外,「審批」也是香港電影進入內地市場最大的障礙,「香港電影有分級制度,太暴力、太情色的電影分級後也可以上映,內地沒有這個制度,審批可大可小、可寬可窄,限制了創作自由,」最近因拍《殭屍》大熱的錢小豪無奈地說。《殭屍》雖然去東京、威尼斯、多倫多參加影展,但在內地放映的機會太低了。不只殭屍片,鬼片、情色片也幾乎過不了審批,因此陳嘉上北上後,拍攝風格愈來愈「妖魅」化也不無原因,「不想和他們再吵了,我由拍鬼轉到拍妖也是這樣,與其用時間去罵他們的審查制度不公平,不如想想如何解決問題。」
CEPA可以說讓香港電影走出低迷,但未來對香港電影的幫助有限。「現在主要是審批問題,審批能否下調至華南地區,全國審和地區審是很不一樣的。」登徒提出建議。
常說內地資源多、發展大,但瞄準內地市場必然有所犧牲,堅持自我還是北望神州,是未來電影人要做的一個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