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子海珍本編》第一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永傑 山東報道)前不久,山東大學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的首批重大成果《子海珍本編》第一輯發佈。該輯收子部古籍553種,由大陸科研單位與台灣「國家圖書館」、台北故宮博物院、台灣「中央研究院」等文化學術機構共同編纂、聯合出版。該書首次實現了海峽兩岸間的「古籍珍本合璧」。
「子海」即《四庫全書》中「子書淵海」的簡稱,目前存於海內外的子部典籍約有5萬餘種。《子海珍本編》將精選其中的5000種進行影印出版,計劃從大陸圖書館遴選3500種,從港台圖書館遴選1000種,從國外圖書館遴選500種。遴選的標準包括「刊刻年代為乾隆時期及以前」、「不超過三家圖書館藏」、「以前沒有影印過的善本」,保證了入選版本的珍貴、稀見程度。
此次推出的第一輯分為大陸卷124冊、台灣卷50冊,含宋金元本49種,稿本87種,明清抄本130種,明刻本227餘種,其中文獻價值極高的海內外孤本80多種。其中大陸卷含國家圖書館所藏369種、天津圖書館所藏32種、山東省圖書館所藏34種、山東大學圖書館所25種;台灣卷含「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所藏73種、「國家圖書館」所藏20種。
《子海珍本編》第一輯由大陸和台灣學術部門聯合推出,是史無前例的「破冰行動」。據負責此書編纂的山東大學鄭傑文教授介紹,此書編纂中實現了大陸、台灣及海外「子部」古籍珍本的「合璧」,如宋代醫方書《大德重校聖濟總錄》,台灣中研院存日本抄本二百卷一百二十二冊,日本宮內廳書陵部僅存覆宋刊本殘本三十五卷,大陸4家存殘本三十七卷(內1卷重複),此次影印將各殘本合為一體,為學界提供了最為全面的珍貴資料。
目前山東大學正致力於推動陸台間「經」、「史」、「集」部古籍的「合璧」工程,據該校子海編纂中心的初步統計,僅根據現有資料,台灣所藏古籍珍本中就約有950餘種為大陸缺藏,其中台灣有、大陸沒有的版本約計520種,兩岸都有但台灣所藏版本有著名學者題跋、收藏印章等的約計300餘種。而大陸現存、台灣缺藏的古籍約計1700種。另外,有些版本為兩岸都有,但都有殘缺,如能「合璧」則可成為完軼。
在此間舉行的「「兩岸古籍珍本合璧工程」論證會上,鄭傑文教授介紹,如台灣「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楊復《儀禮圖》一書,台灣所藏缺少二、五、六、七四卷,而大陸所藏也非完書,但恰有這四卷,二者若能聯合影印,則可成為一部全書。在《子海》首批重大成果發佈上,山東大學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部、國家圖書館等贈送了《子海珍本編》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