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兩大主題及時必要


放大圖片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重視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多位農業專家認為,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主要聚焦糧食安全與農業現代化,是因為前者事關內地人人有飯吃的問題,後者則是着力提高內地農業的效率,是及時和必要的。

招商證券資深農林漁牧研究員黃珺表示,中央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是因為糧食和食品進口量和走私量的提升。「雖然進口低糧價對穩定國內通脹有一定的作用,但足以引起政府的重視。萬一國際的產量或者經濟一旦發生改變,全球糧價的下行曲線將出現拐點,我們將是非常被動的。」

黃珺認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20字方針,對明年的糧食生產及安全保障作出及時部署,「非常及時,也非常有必要。」

學者:本質是市場化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于冷認為,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就是要引入新的現代農業要素,本質是市場化,市場經濟才能提高農業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實現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率,才能最終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的現代農業最終目標。

瑞銀證券資深分析師王鵬認為,未來內地農業將出現三個趨勢:一是農業種植者走向規模化,這是解決農村土地拋荒、低產問題;二是增加進口替代農產品,減少糧食直接進口;三是進一步放鬆管制,鼓勵非農資金進入農村進行農業相關的投資,同時還會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加快高產糧食新品種研發。

相關新聞
20字國策 保障糧足 (圖)
會議八要點
「四最」抓食安 升至考驗執政能力
專家:兩大主題及時必要 (圖)
文匯觀察:新戰略勾勒糧食安全新思路 (圖)
中央:讓農民成體面職業 (圖)
專家解讀:土地農民承包制 底線不能突破
2020年一億農民工變市民
首都市民戴口罩過平安夜 (圖)
滬平安夜中餐遇冷 外籍消費獨好 (圖)
休閒購物 港人北上消費增
京餐飲街晚高峰延至23時 (圖)
芬蘭聖誕老人「駕臨」中國冷極節 (圖)
日增防衛預算 擴軍野心昭彰 (圖)
日明年針對釣島主要預算項目
中國隱身戰艦赴西太 日艦機貼近跟拍 (圖)
570 黃山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
華商豪擲逾700億 烏克蘭建港口 (圖)
俞正聲晤鳩山 (圖)
專家稱需再建80個核電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