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重視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多位農業專家認為,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主要聚焦糧食安全與農業現代化,是因為前者事關內地人人有飯吃的問題,後者則是着力提高內地農業的效率,是及時和必要的。
招商證券資深農林漁牧研究員黃珺表示,中央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是因為糧食和食品進口量和走私量的提升。「雖然進口低糧價對穩定國內通脹有一定的作用,但足以引起政府的重視。萬一國際的產量或者經濟一旦發生改變,全球糧價的下行曲線將出現拐點,我們將是非常被動的。」
黃珺認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20字方針,對明年的糧食生產及安全保障作出及時部署,「非常及時,也非常有必要。」
學者:本質是市場化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于冷認為,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就是要引入新的現代農業要素,本質是市場化,市場經濟才能提高農業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實現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率,才能最終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的現代農業最終目標。
瑞銀證券資深分析師王鵬認為,未來內地農業將出現三個趨勢:一是農業種植者走向規模化,這是解決農村土地拋荒、低產問題;二是增加進口替代農產品,減少糧食直接進口;三是進一步放鬆管制,鼓勵非農資金進入農村進行農業相關的投資,同時還會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加快高產糧食新品種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