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靖投資775億元,在烏克蘭建克里米亞海港項目。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繼「400億美元(約合港幣3,102億元)開鑿尼加拉瓜運河」計劃引起全球輿論關注之後,北京大洋新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大洋新河」)董事長王靖表示, 大洋新河將分兩期、共投資100億美元(約合港幣775億元)投資烏克蘭建設克里米亞海港項目。
克里米亞位於東西方、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克里米亞深水港建成後,將直接縮短中國到北歐的運輸距離近6,000公里, 成為新時期絲綢之路直接面向歐洲的橋頭堡,可謂商機無限。
在中資企業大手筆投資海外港口的歷史中,王靖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伴隨着中國逐漸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資企業在全球港口投資中開始嶄露頭角,且近年來在新興的非洲市場、在相鄰的亞洲市場逐漸掀起陣陣投資浪潮。
踏足外國海岸線 中企嶄露頭角
2001年,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下稱「中遠集團」)旗下的中美洲公司試水碼頭業務,開啟了中資企業海外投資大幕。後來,中遠集團旗下的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投資遍佈海外樞紐港,包括希臘的比雷埃夫斯、埃及的塞德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新加坡等。
今年2月18日,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宣佈將該國西部瓜達爾港的經營權由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轉交給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中巴雙方同時簽署《瓜達爾港經營權移交合約》。5月23日,由中方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修建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運營權正式確認由三家中國公司接管,分別是中國海外港口控股公司、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局國際」)和中遠集團。
在南亞,招商局國際在2011年還控股了斯里蘭卡科倫坡一個集裝箱港口項目,經過兩次增資,持股比例高達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