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匯觀察:新戰略勾勒糧食安全新思路


放大圖片

海巖

保障糧食安全,是過去幾十年中國農業政策的老基調。在此前的首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糧食安全」再被列為農業乃至整個經濟工作的首務,透露出新屆領導集體對中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全新思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20字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提出,已成為中央的最新農業政策選擇。

近幾年,人們對中國能不能「自己養活自己」的警號再次響起。雖然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突破了6億噸,實現十連增,但糧食增產數字的背後,卻是「豐年缺糧」的嚴酷現實。由於內地需求快速增長及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糧食生產前景日益嚴峻。去年,中國糧食進口量更創下歷史新高,按中國統計口徑將大豆計入,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低於90%。

美國前國家安全助理布熱津斯基曾在《大棋局》一書中警示中國:「糧食和能源,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軟肋。糧食依賴進口將給中國經濟資源造成緊張,也使中國更容易受到外部壓力的打擊。」糧食自給率的下降亦引發新一屆領導人的警覺及擔憂,中央及相關部門早就對糧食安全戰略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最新的20字戰略勾畫出三個層面的糧食安全政策新思路。

三個層次解決「吃飽」問題

第一個層面,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作為人口大國,立足國內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為多數三農學者認同。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多次表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第二個層面的核心是「確保產能、科技支撐」,重點在於確保產量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18億畝耕地紅線政策仍再次強調重申。中央首次提及的「適度進口」是第三個層面,也為近期的有關爭論定調,它考慮到本國的資源約束的嚴酷現實,利用全球供應來建立糧食安全網的思路已為高層所採納。

會議強調要「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這與此前報道的中國公司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非洲等國簽署「承包土地」大單提供了有力的註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最近就指出,糧食安全方面,中國是國際分工的受益者。「我們在擔心糧食安全,而美國和巴西的朋友在擔心『我們的糧食你們要嗎?』各國資源稟賦不同,在全球化時代,要建立開放互信的關係。」

三管齊下確保「舌尖安全」

韓俊預期,未來中國將推進新型的國際農業合作戰略,通過多元化戰略加快海外農業投資,建立中國的境外糧源供給基地等,建立一個基於全球視野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此次農村工作會議不僅在糧食安全的總量戰略上確定了新思路,還就糧食及食品的質量安全提出新要求。中央規劃了三管齊下管控食安的新政策,提出要從生產源頭抓起、流通環節管起、從品牌建設開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並將該問題提到對中共「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的高度認識,凸顯出中央治理食安亂象的決心。

相關新聞
20字國策 保障糧足 (圖)
會議八要點
「四最」抓食安 升至考驗執政能力
專家:兩大主題及時必要 (圖)
文匯觀察:新戰略勾勒糧食安全新思路 (圖)
中央:讓農民成體面職業 (圖)
專家解讀:土地農民承包制 底線不能突破
2020年一億農民工變市民
首都市民戴口罩過平安夜 (圖)
滬平安夜中餐遇冷 外籍消費獨好 (圖)
休閒購物 港人北上消費增
京餐飲街晚高峰延至23時 (圖)
芬蘭聖誕老人「駕臨」中國冷極節 (圖)
日增防衛預算 擴軍野心昭彰 (圖)
日明年針對釣島主要預算項目
中國隱身戰艦赴西太 日艦機貼近跟拍 (圖)
570 黃山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
華商豪擲逾700億 烏克蘭建港口 (圖)
俞正聲晤鳩山 (圖)
專家稱需再建80個核電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