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食物回收財困 轉贈減廢多難


放大圖片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每周3天到區內街市收集賣剩的蔬菜。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三餐溫飽對基層市民來說並非必然,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上任後重設扶貧委員會,推動和監察扶貧工作,為挨餓的市民送暖。當局去年向「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增撥2億元,讓「食物銀行」計劃延長至2015年,緩解燃眉之急。不過,部分自負盈虧的「食物回收計劃」,卻因缺乏政府財政支持和私人捐助有限,回收範圍和受惠人數均受限制。有計劃負責人更需半額支薪方可繼續營運,寄望當局提供支援。

香港地球之友於去年9月以問卷訪問15間食物回收機構,發現大部分機構正面對各種困難。有13間機構稱儲存地方不足;11間指運輸費昂貴;10間表示正面對資金不足及人手不足困難。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馮詩麗表示,雖然至今未有機構因資金問題而中止食物回收計劃,但已有部分過去獲私人基金贊助的機構面對停止資助情況,須茪潀V外籌款和尋找其他基金支持。

本港現時有10多個志願團體提供痡`食物銀行和捐贈服務。其中,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下稱「網絡」)2012年底開展「有衣食分享計劃」,派員在天水圍區內街市收集賣剩的蔬菜和食物,再分發區內貧困市民。現時,網絡每周3天到街市收集食物。

衛生問題 借場困難

不過,由於場地限制,現時每周3天活動中,有1天需要外借場地。組織幹事梁麗欣表示,網絡現時與另外5個團體共用一個屋h辦事處,這安排是與其他團體協商後的決定。

因為分揀蔬菜過程中,會弄濕地方和造成聲浪,部分團體擔心衛生問題以及閒雜人多,故不願借場。部分團體即使願意借場,但提供時間不多,有時適逢公眾假期,也會因為場地關閉,當日回收活動無奈取消。

工時不便 流失率高

同時,現時每日有4名收集員負責到街市商戶收集食物,並運往辦事處分揀。梁麗欣說,雖然可為區內婦女提供工作機會,但每日只需工作數小時。以時薪40元計算,每日只有100多元,餬口也成問題。

至於收集食物時間,剛好與婦女準備晚餐和照顧小朋友時間重疊,所以不少員工在外面找到工作後便會辭工,收集員流失率一直高企。

資金更是計劃一大難題,網絡自前年起,獲私人基金資助,但員工開支已佔去大半,還有其他開支包括交通、用具報廢等。而且計劃執行一年後,資助額逐年遞減,行政、人手開支被迫減少。梁麗欣更指,她的職位需由全職變為半職,工作日數由5天半縮減至2天至3天,但服務需維持現狀,又要繼續開拓資源和籌款,甚為艱難。

盼撥資源 痡`推行

梁麗欣表示,回收活動正常是越做越大、越多人,亦需要越多財政支持。不過,面對目前情況,推廣、教育工作也要削減,有如被綁住手腳。她曾計劃向政府基金申請資助,但政府至今未有相應食物回收基金支持。她期望政府撥出資源和制訂政策扶助食物回收項目,擴至每個地區,並痡`進行,這樣既可幫助市民脫貧和就業,又可減輕堆填區負擔。

環局:1億支援捐食物

環境局回應查詢時指,「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自去年6月獲注資50億元後,當局已計劃於本年度投放2億多元,資助非牟利團體的環保項目。當中1億元已預留支持廢物相關項目,包括食物轉贈項目。基金會就資助計劃定期發出通知,公開邀請資助申請,審批小組將挑選最優越項目予以資助。撥款會依項目實報實銷形式發放,現時並未就廢物相關項目,包括食物轉贈訂出特定申請時間表、撥款上限或項目年期。

社署:扶弱基金資助

社署表示,政府一直鼓勵其他非政府機構以各種形式向有需要人士提供食物援助,並透過「攜手扶弱基金」資助非政府機構與商界合作推行服務計劃。社署亦會在總部及地區層面充當橋樑,協助從事食物回收工作的非政府機構配對受惠人士,以充分運用回收食物的資源。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擬推低收入補貼 (圖)
教育新措施幫中產 (圖)
闖軍營挑釁損政制發展
各界譴責促嚴懲滋事者 (圖)
球賽喻普選 方案須依例
特寫:佩服特首視野 司長代抱不平
食物回收財困 轉贈減廢多難 (圖)
政府2億延續「食物銀行」 服務區5變7
「食物銀行」營辦機構及服務地區 (圖)
天水圍街市收集 基層分享慳十元 (圖)
樂餉社交團體派食物 更善用資源 (圖)
特首網誌:睇《梁祝》憶雙親 CY慶幸保新光 (圖)
煮「綠色」佳餚 梁太教「齊惜福」 (圖)
許曉暉:訪京團交流港社會議題
港鐵又濫收轉乘車資涉1,500客
「知慳惜電」比賽 8年省2億度 (圖)
英密檔稱曾提直選港督 譚惠珠表示前所未聞
工展會明閉幕 減價促銷 (圖)
宋哲新年賀辭:內地深化改革港機遇多 (圖)
傳取消積金對沖 消息指未有方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