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人認為「學識越豐富,品德越高尚」。你又是否同意此說?圖為中學生看書。資料圖片
許多學生寫作議論文(現在文憑試的寫作題目,很難被清楚歸類為議論性質,或說明性質,故只好稱為「論說文」)時,望着題目不知如何下筆。歷屆公開試的議論文的題目多為:
2005年題目:你是否同意「學識愈豐富,品德愈高尚。」這個說法?試談一談你的看法。
2008年:有人說:「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也有人說:「獎賞是教育的恩物。」你對這兩種說法的意見為何?
2009年題目:你對「與其追隨潮流,不如展現個人風格。」這句話有何看法?
2011年題目:面對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應據理力爭,堅守立場;有人則認為應彼此包容,求同存異。你認為上述兩種態度,哪種較理想?
2013年文憑試題目:......試就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寫作一篇文章,談談如何消除偏見。
分析題目的演變,可看出其要求越來越高─從簡單的議論,到對事物的見解,再到要運用比較的方法議論你的看法。至於2013年的題目更是可議論、可說明,難度頗高。學生學習議論文寫作時,一般都能掌握:論點、論據、論證和結論。寫作結構多為「總─分─總」,但題目要求考生寫出事件的啟發,再說「如何」......這個「如何」就令題目變得可用說明的做法了。
「橫向式」並列關係 「三段式」問題為重
學生遇到這類題目怎麼辦?可考慮採用「橫向式」或「三段式」的文章結構方式來寫作。
所謂「橫向式」,即根據事物的因果、點面、主次等關係來安排層次。寫作時,圍繞一個統一的中心思想,把選取的材料用並列安排的方式呈現出來,各個層次之間是並列關係。例如2013年的題目,寫作時的結構內容安排是這樣的:
1. 何謂偏見;
2. 為何要消除偏見;
3. 消除偏見帶來的好處及不消除偏見帶來的壞處(正反立論及論證);
4. 如何實踐消除偏見(具體可行的方法);
5. 再次重申消除偏見的重要性。
所謂「三段式」,就是按題目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結構文章。還是用2013年的題目作說明,好讓有一個比較。
1. 人是否存有偏見(提出問題);
2. 應否消除偏見(提出問題);
3. 消除偏見的優點與不消除偏見的弊端為何(分析問題─正反立論);
4. 具體實例分析(論證);
5. 應如何消除偏見(解決問題─具體可行的方法);
6. 總結消除偏見的重要性。
在上述結構內容中,其實離不開文章的起承轉合的公式:
段落 三段式
起 一 .何謂偏見 .為何要消除偏見
承 二 .正面例證 .消除偏見帶來的好處.論證
三 .反面例證 .不消除偏見帶來的壞處.論證
轉 四 提出方案,用更高一層進行闡說,通常把握「如何」去寫─如何實踐消除偏見
合 五 .重申論點 .重申消除偏見的重要性
當然,本文僅提供一個簡單的版模,其中細節未及討論;不過,學生如能純熟套用這個大綱,多練習的話,這類型的「論說題」就較有把握了。
練習問題 請利用這個版模完成「三段式」的大綱。
參考答案
段落 三段式
起 一 .人是否存有偏見?.應否消除偏見?
承 二 .正面例證.消除偏見的優點.具體實例分析
三 .反面例證.不消除偏見的弊端.具體實例分析
轉 四 提出方案,用更高一層進行闡說,通常把握「如何」去寫─應如何消除偏見
合 五 .重申論點.消除偏見的重要性
■李安維老師 風采中學
作者簡介:「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士,香港浸會大學教育文憑,香港大學教育碩士。任教中國語文科30年。
學校簡介: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由余風采五堂會贊助,坐落新界北區,於2002年創立,提倡「品學共融」,並以「風、度、文、采」為校訓,期以教育專業及創新精神,凝聚家長及社會力量,建立一所不斷求進的學校,培養新一代成為主動學習及具責任感的良好公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學校亦期望通過教育研究及實踐探索,為香港的教育模式提供新經驗、新突破。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