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民炳表示,雖然自資院校學士課程通過評審,但不代表獲學生、家長及僱主全面接受。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在港大本部「生招牌」的「庇蔭」下,港大附屬學院副學士收生成績比起明德學院及多所獨立自資校的學士課程更佳,反映8大轄下社區學院於營運上「贏在起跑線」。其實,因應8大屬校及獨立自資校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競爭環境,教資會早在2010年的「高等教育檢討」報告便曾提出,8大轄下社區學院應於3年內完全獨立於本部,雖然教育局未有全面採納有關建議,但亦確認有關社區學院須作外部監察問責,與大學本部財務關係亦應更獨立透明。
教資會報告曾倡「分家」獨立
教資會「高等教育檢討」提到,8大轄下社區學院受惠於本部的校譽、自行評審課程資格,而於共用部分設施或服務時也存在獲本部補貼之嫌,所以在競爭力上大有優勢;而其中一個處理方法,正是讓有關社區學院獨立於本部。
雖然有關建議沒獲全面採納,但隨後教資會成立了「財務工作小組」,全面檢視8大院校及與社區學院等自資部門的財務關係,至去年底發表了《財務工作小組報告》,證實了多所大學於計算收回自資課程相關成本時,有向轄下的自資部門提供「優惠」。報告並要求兩者的關係需要更獨立透明,確保大學自資學院底有關課程,不會獲得公帑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