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臻
自從林峯與女友吳千語的閨中蜜語BB親暱稱呼曝光後,娛樂圈就遍地BB,如果是青春甜姐兒還算可以接受,最慘是連一把年紀的余慕蓮,身形如男性壯健的勁量級的魯芬都加上BB稱呼,每次聽到記者在電視上講××BB,看到娛樂新聞上寫「魯芬BB」都有點反胃和毛管恫,絕對不是歧視長輩,是本能反應,用名句所謂潮語講「咁重口味我受不了」。當然明白到了後期「BB豬」只是一個代名詞了,但也不能濫用到如此地步。慢慢發展下去,可愛的BB稱號會變成一個諷刺的詞性了,還是請娛樂記者放過我們吧。
娛樂記者其實是一群很有新聞觸覺的人,靈活,反應又快,小小蛛絲馬跡就發掘出新聞,又刻苦耐勞,經常晨早去接機送機,做頒獎禮,做首映禮,做婚禮派對,往往深夜才收工,哪似其他版面可以每天只跑一個記者會。只是工作需要決定了他們給人的印象--修養不夠、「膚淺」。無可否認,香港有些娛樂記者也不注重禮貌和個人修養,訪問藝人口吻似審犯。當然因為有經理人保護下成長的香港藝人許多也是不擅應對,讓他們沒耐性。
其實,近年入行的娛樂記者不少都是大學生了,在台灣及內地跑娛樂新聞的記者也一樣,大學畢業,發問有水平,人手一部電腦,即場發稿發圖,表現很專業的,與跑其他線的記者沒分別。當然一些做「狗仔隊」工作的就不會要求他們高學歷,最重要是能攝、能開車、夠狠,就行。
有時會覺得有甚麼樣的社會風氣,有甚麼樣的文化水平受眾,有甚麼水平的記者,就有甚麼樣的新聞產生,記者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就能迫使受訪者回答有份量的內容,通常體現在一些電子媒介的主持人身上,所以大家都喜歡看張小燕、吳小莉、魯豫的訪談節目。無論是跑娛樂或港聞,有時一些記者的問題真的很「膚淺」,一個問題重複問幾天,對一個沒有關係的人都可能問同一個問題,讀者只能被動地接受你傳遞的訊息。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很期待出現有的放矢的新聞記者為我們發聲,發掘新聞,不是人云亦云,想當然「而家是興咁樣」來決定你的取材。我們看新聞是希望看事件真相,看背後的原因及新聞的發展與前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