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1956年,新中國開始建立自己的直升機工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歷程,通過仿製、自行設計和國際合作等方式,中國已成功研製出2噸級、4噸級、13噸級等機型直升機。但在直-20之前,10噸級中型直升機領域一直為空白。
縱觀各國空中力量,配備10噸級中型直升機極為普遍。英國《飛行國際》雜誌推出的《世界空軍2013》顯示,美國空軍現役直升機共4196架,其中「黑鷹」系列直升機有1842架,佔總數44%。日本空中自衛隊現役直升機60架,其中UH-60J「黑鷹」直升機41架,佔68%;陸上自衛隊直升機496架,UH-60「黑鷹」直升機30架;海上自衛隊直升機144架,具備強反潛能力的SH/UN-60J/K「黑鷹」直升機116架,佔81%。
反觀中國軍隊,主要隸屬陸軍航空兵的武裝直升機有634架,主力機型為米-17,共330架,佔52%;海軍僅有各機型直升機74架。姑且不論該雜誌的數據是否準確,中國軍隊武裝直升機與美日間的差距巨大,更不用說飛機作戰性能等指標了。
但是,隨着直-20的順利騰空,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小。直-20系列若順利服役,必將有效提升解放軍各軍種的綜合作戰能力。軍事專家認為,直-20繼承了「黑鷹」機的設計特點,比米-17具有更強大的戰術優勢,包括與降落和着陸便利性等方面。而降噪技術的改善,使得這款直升機具備隱身特性,大大提高了其在偵察和反潛作戰中的能力。因此,直-20不僅將成為中國陸軍航空兵班級垂直突擊力量的中堅,更可以為海軍驅護艦的航空反潛插上強有力翅膀。
配合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直-20可進一步提高解放軍的戰役機動能力、遠程投送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陸軍力量將能夠迅速被投送到熱點地區,並形成機動突擊作戰能力,解放軍將能真正組建中國的空中突擊作戰部隊。若直-20部署到任何合適的護衛艦、驅逐艦、兩棲攻擊艦或航母上,將使中國軍事遂行由特種部隊實施的低空空中打擊任務,完成諸如島礁衝突等海上作戰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