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吹水同學會:身藏六呎下 雛菊往上推


放大圖片

■圖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資料圖片

觸不到的那個字二之二

上次筆者和大家談到英文中跟死亡有關的俚語,如Dead as a doornail等,也有一些含糊的俚語,讓人立刻聯想到死亡,例如to go to a better place,這樣講讓死者家屬感到比較安慰。

千迴百轉 聯想死亡

如果你希望直接一些談論死亡,你可以說 to be six feet under。因為土葬一般把棺木埋於地下6呎,那麼身處於地下6呎的人便是死人了,不過也有例外的,例如負責挖掘墓穴的人 ,當然,這是開玩笑 。 有時候外國人說話是較婉轉的,像IQ 題一樣要在腦袋中轉幾圈才讓人聯想到死亡,既有約定俗成,又有典故的,亦有拿死亡開玩笑的講法。

死前清單 無怨無悔

To be pushing up the daisies (把雛菊往上推)的由來是人們會在墳墓上種花,花生長出來時,便像是死者把花往上推。那to be rolling in one's grave(某死者在墳墓內打滾)呢?其實解作死者不得安寧,特別是指人們作了一些得罪死者的事,令他在墓中氣得直跳。

To kick the bucket(踢水桶) 呢?人們上吊自殺時,一般是站在一些物件上令自己雙腳離地,把繩圈一端繞在橫樑,另一端繞在脖子上,再用力踢開腳下物件上吊。也許在輔助上吊的物件中,倒放的空水桶比較有代表性吧,於是 to kick the bucket 便泛指一個人死亡,但卻並不限於自殺者。 所以,西方人有「The bucket list」,即一生人死前要做的清單。死前做過自己想做的事,活出夢想,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無怨無悔。

有個問題筆者想不通。To take someone's life指奪去某人的性命,但to take one's own life卻指自殺。如果性命是真的可以從別人手中搶過來的話,那麼自己「拿」了自己的命,不就依然生存嗎?只能說,人命並不是實在的物件,你只是能剝削某人生存的權利(deprive someone of their right of living),而不是真的奪取了甚麼。不過,既然性命非實物,怎麼會用「take」如此形象化的字眼呢? 還有 to croak、to breath one's last breath、to snuff it 都可以解死去。■吹水同學會會長 馬漪楠

作者簡介:馬漪楠,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2009/2010),與岑皓軒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

逢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QS全球學科榜 星橫掃 港剩「獨木」 (圖)
義工逍遙遊:做個好義工 勿忘初衷
QS香港院校最強學科 (圖)
各院校「亞洲第一」學科數目 (圖)
蒙特梭利分校未續約 家長立會申訴 (圖)
國際廚院動土 林鄭主禮 (圖)
港大13「明德教授席」就職 (圖)
240科大員工獲獎 (圖)
浸大持續教院辦系列講座
英文應試攻略:「整合拓展」題 忌天馬行空 (圖)
學通成語 (圖)
尖子教路:聆聽考急才 答案隨時溜
古文識趣: 虛詞無實義「之」字最常見 (圖)
文化拾穗:港式茶餐廳 融匯中外文化 (圖)
What's Up:辱罵遊客 全港激憤 (圖)
吹水同學會:身藏六呎下 雛菊往上推 (圖)
英語世界:談馬論英 淺顯易明 (圖)
談學論文:起承轉合間 情感流露水到渠成 (圖)
英語筆欄:雙語溝通習為常 用港式英語不自知?  (圖)
畫意空間:龍舟圖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