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團結奮進 築福香港


余國春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

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人稱「東方之珠」,是一塊難得的「福地」。 回歸祖國近17年來,香港在祖國關切和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難,保持繁榮穩定,一路向前發展。 我們港人,包括在港生活和創業的僑胞,特別珍惜這塊福地。 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靠以和為貴傳統價值觀念,加上現代法治精神,護佑社會繁榮穩定,護佑港人幸福生活。 我們「惜福」,就要繼續崇尚「人和」文化,堅守「法治」原則,感念祖國關愛,維護香港長期的繁榮穩定。

對於理性溝通,達成共識,齊心協力推動香港政制發展和實現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目標,香港僑界立場堅定,態度鮮明,支持依照基本法規定,根據均衡參與原則組成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由提名委員會以機構提名方式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再由合資格的香港選民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支持循序漸進推動政制發展,保證社會各界均衡參與及香港繁榮穩定。

依法辦事有商有量凝聚政改共識

2013年12月11日,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港僑聯會」) 參與舉辦「普選-尋找我們的共識」政改論壇,多位僑界同仁在論壇中呼籲理性討論,尋求共識,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相關解釋和規定框架下,實現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目標。港僑聯會並於舉行論壇翌日即12日在文匯報撰文,期望社會各界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解釋及決定的法理基礎上,以開放包容之心、求同存異之志,理性務實地參與政改諮詢,有商有量,凝聚共識。

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圓夢香江,再創輝煌──香港各界慶祝建國65周年新春晚會」上,我們再次強調,希望各界以包容互諒、和衷共濟、邁步向前的精神,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依照提名委員會提名機制,達成實現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

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穩健增長,為香港帶來更多的投資、貿易機會,為香港發展提供了空前良好機遇。以梁振英行政長官為首的特區政府貫徹穩中求變、民生為先的施政方針,抓住機遇加強同內地的合作,有作為、有成果,積極應對各種挑戰。香港僑界同胞深知祖國好香港就好、香港好僑胞更好的道理。 我們相信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經濟和推動民主政制向前的意願是絕對真誠、堅定不移的。 我們希望全港市民珍惜當前機遇,有商有量,在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基礎上,以理性務實態度凝聚共識,循序漸進達致普選目標,實現一人一票選出愛國愛港賢能之士。與此同時,要參與國家深化改革進程,加強兩地溝通合作,把握機遇促進香港社會穩定持續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港人心願,香港之福。

港人應飲水思源 反對破壞兩地和諧

當前,香港僑界同胞堅決反對極少數激進分子宣揚「港獨」,分裂香港與內地關係,製造社會對立和混亂;堅決反對極端反對派違反法治,以「佔中」相威脅,破壞政改進程和香港社會穩定。日前在尖沙咀廣東道,有極少數激進分子發起反自由行遊行及辱罵遊客事件,影響公眾秩序,破壞本港國際都市形象,企圖破壞內地和香港的關係,對此我們感到十分痛心,相信這不是大部分香港市民的想法和意見。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經濟民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和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1998年金融危機、2003年SARS襲港,在每一次困難面前,香港市民眾志成城,中央政府鼎力相助,我們才得以在風風雨雨中不斷奮勇前進。自由行政策將香港經濟從谷底拉起;CEPA簽署十年,兩地年貿易額達4000億美元,給香港的金融、旅遊、物流、影視、醫療和建築等行業帶來突破性的發展,這些都得益於國家給予香港的支持與鼎助。我們衷心希望大家飲水思源,和衷共濟,珍惜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現有條件。同時,我們也堅信,中央政府、特區政府、香港社會各界及所有市民,都秉持着希望香港越來越好,願為香港持續穩定發展獻力的信念而共同努力。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對於依靠全體香港市民的智慧,理性溝通達成共識,提出切實可行、符合基本法規定的政改方案,實現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充滿信心。

香港和內地如今的密切合作,香港社會的良好社會環境及競爭力,以及我們引以為傲的完善法治環境,都是來之不易的。這其中有幾代香港人的勤奮拚搏,有祖國壯大崛起的時代機遇,有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香港僑胞和全港市民都應該惜福。對於任何意圖或可能破壞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的違法和暴力行為,我們堅決反對。

福佑香港,讓我們共同攜手,團結一致,為港人築福,為香港築福,為國家築福。

相關新聞
來論:特首理念貫穿預算案 挑撥離間別有用心 (2014-02-28)
團結奮進 築福香港 (2014-02-28)
林鄭月娥重申落實普選的「正路」 (2014-02-28)
解決結構性財赤的辦法 (2014-02-28)
「拉布」師出無名 激進反對派自陷孤立 (2014-02-28)
對香港新財政預算案的解讀 (2014-02-28)
來論:落實扶貧助弱何來無承擔? 預算案「拉布」罔顧市民利益 (2014-02-27)
廿四味:何俊仁是「雙失」議員 (2014-02-27)
務實促成普選 建設祥和香港 (2014-02-27)
頂天立地:侮辱內地遊客絕不可容忍 (2014-02-27)
揚清激濁:「習連會」影響深遠 (2014-02-27)
戴耀廷提前「佔中」露了天機 (2014-02-27)
預算案提升香港競爭力 (2014-02-27)
堅守香港普選的法治之路 (2014-02-26)
譚凱邦「反中」廣告違反人倫倒香港米 (2014-02-26)
廿四味:記協竟搞新聞審查 (2014-02-26)
不能任由極端分子挑戰依法治港底線 (2014-02-26)
解惑篇:記協「反滅聲」遊行言不及義 (2014-02-26)
《蘋果》連雞都造假 (2014-02-26)
壹傳媒導演黑客「苦肉計」? (2014-02-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