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對大嶼山的地理位置作出分析,指大嶼山既是國際及區域交通樞紐,又靠近市區,有潛力打造另一個核心商業區;而且位於大嶼山與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生態敏感度較低,可大量填海造地,發展潛力極高。然而,委員會亦同時提出多項大嶼山的發展限制,包括要考慮當地地形和生態、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以便作為委員及日後公眾諮詢的參考。
擁機場大橋拓「橋頭經濟」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指,香港國際機場就在大嶼山,加上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赤P角連接路將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完成,大嶼山無疑會成為國際及區域交通樞紐,若善用這個交通樞紐帶來的優勢,就能發展「橋頭經濟」,擴充香港旅遊業發展。
同時,大嶼山又比新界其他地區更靠近香港的核心商業區。透過策略性運輸網絡的連繫,有潛力打造成另一個核心商業區,增加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發展。
中部水域生態可大規模填海
位於大嶼山與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生態敏感度相對大嶼山的西部水域和北部水域為低,可作大規模填海,創造大面積的平地,有利作綜合性規劃,締造大規模、創新及環保的未來都市發展,增加長遠土地供應以應付住屋、經濟及社會的需要。
山多須小心處理潛在危險
然而,委員會認為大嶼山本身亦存在一些發展限制,在籌劃發展大嶼山時需加以考慮。委員會表示,儘管大嶼山面積約為147平方公里,但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嶺,現有平地不多。要在這些地形進行發展,須小心處理天然陡峭山坡的潛在危險。而且大嶼山及周邊地區有豐富的陸地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敏感度相對高,如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西部海域的棲息地,江豚在大嶼山南部海域的棲息地等,大規模發展可能會對生態造成不利影響。
委員會又指,大嶼山對外公路及鐵路運輸交通分別依賴北大嶼山公路及青馬大橋,以及港鐵東涌線和機場快線來往市區。大規模發展須考慮公路及鐵路的承載能力,以應付大增的交通流量。至於其他現有污水處理、供水、排水、廢物處理等基礎設施,亦不足以支持額外的大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