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不少養殖戶因為還有不少家禽在手上,想轉行也不行。 本報記者倪雁強 攝
在政府「匆匆」決定永久停止活禽交易,打算「一勞永逸」後,「殺白雞」是否安全又成為一個新的問題,擺在政府面前,不少市民表示不接受這種消費模式。
儘管不少官員強調「殺白上市」流程嚴謹,但「承諾」言猶在耳時,記者自己也不敢相信因為對於「殺白雞」,曾有檔販告訴記者,自己從來不吃市面上的「殺白雞」。據透露,無論是2%左右的正常死亡禽類,還是染病死亡的禽類,「無害化處理」的部分很少,「殺白雞」後流向市場才是行業內的「潛規則」。
2010年,浙江省頒布了《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專門設立了「病死動物和病死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一章。但農戶、商戶的「思想覺悟」顯然是靠不住的,專業機構和政府官員對於這種「潛規則」也早就了然在胸。每次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後,市民譴責「不良商販」、政府檢查,一切「風」過後,回到原點。記者覺得,政府或可以在防疫補償這方面下功夫。一直以來,政府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採取的是嚴打措施,但是因為監管有限,農戶、商戶還是會因利益驅使「屢教不改」。如果能對積極「無害化處理」的農戶、商戶進行經濟補償,減少他們因「無害化處理」的經濟損失,那麼或許可以減少他們「害人」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