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筆者參與了由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舉辦的「愛心玩具傳緬北義工計劃」,到當地設立玩具圖書館。出發前兩個多月,我們開始籌備,包括內部設計、購買材料,收集、清潔、整理玩具等,一行14人帶着28袋玩具和物資到當地山區孤兒院和中學開展項目。 孩子和玩具是活動兩個重要元素,這「天生一對」的組合,在短短9天旅程中,改變了我們一眾城市人對山區的固有看法。
城市生活中,「競爭」是主旋律,在人生競技場上,為了追趕他人步伐,孩子無可避免參與各式各樣興趣班、訓練班等,密鑼緊鼓為將來綢繆。社會氛圍天天催促孩子長大,成績、履歷表是比較指標,成長過程中,孩子被不斷比較,後遺症是一張張早熟的臉和一個與玩具相伴時間越縮越短的童年。
惡劣環境 擁抱快樂
緬甸沒有所謂的「起跑線」,也沒有各式各樣標奇立異的「工作坊」,可是社會就業機會不足,資源匱乏,馬路沒有鋪上水泥,車子行駛時揚起漫天風沙。農村小孩肚子更會因營養不良變得脹鼓鼓,但這樣的環境卻絲毫沒有窒礙他們擁抱快樂。我們「施工」時,孤兒院的孩子和學生熱情幫忙,又連聲道謝。他們眼神裡,流露由衷的感恩和喜悅,至今仍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
活在當下 面對現實
他們的快樂來得如此純粹,卻並不意味着不受現實困擾。閒聊時,不少孩子也明白,在不久的將來,或會因經濟問題無法上學,或須漂泊異鄉賺錢維持生計。現實的問題依然存在,只不過他們選擇了較樂觀豁達的方式,享受活在當下的快樂。
人的生命軌跡,會因為經歷和緣分改變。因為玩具圖書館,我展開了是次旅行,感受到當地人與人之間的溫柔和善意,學習以較豁達的心境看世界,這是義工服務的最大收穫。
朋友,由「愛」出發吧!參與一趟義工旅行,它會讓你的世界從此變得不一樣。■潘慧儀 傑出學生服務獎2012年得獎者
(標題和小題由編者所加)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