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掌管公大10年的梁智仁將於月底離任,校方送上精美蛋糕送別。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任職公開大學校長逾10年的梁智仁,將於本月底離任。他昨日於傳媒茶敍上分享自己一直以來的心路歷程,最在意社會一直視公大為「私立」大學,最遺憾未能在任內為學生興建宿舍。離別在即,他亦講出最後的3個願望,希望公大校園能擴展至合理水平、教育局可支持所有專上學院發展、自資院校和8大院校之間有統一的質素保證機制。
最在意被誤認為「私立」大學
在一個地方工作逾10年,自然有不少難忘事,而梁智仁首先提到的,則是「名份」問題。他表示,社會不少人一直視公大為私立大學,是不正確的觀念,「我們也是公立大學,由政府創立、特首任校監,只是財政獨立而已」。雖然即將離任,但梁智仁亦不忘「宣傳」公大,講出自己最自豪的部分,「我們是香港唯一一所多元教學大學,同時有面授、遙距、電子和兼讀課程」。他又指,公大的團結亦令他十分難忘,「即使有時有爭拗,但有了決定之後,大家也是一起去做」。
冀常盛街地皮添學生設施
被問及對公大未來發展的期望,梁智仁就講出了自己的3個願望,首先就是希望公大校園可擴展至合理水平,「這並不是貪心的想法,即使現在有了銀禧校園,我們的空間面積仍是比教資會資助院校水平低很多,是低到可笑的程度」。他又提到該校最近在爭取常盛街地皮,如果進展順利,最快1年時間便可取得,屆時將會用來興建學生設施,讓學生有固定會址,也讓學生有更多自修空間。
第二個願望,就是希望教育局可以調整政策,支持所有專上院校的發展,例如為它們提供宿舍。他坦言,任內未能為公大興建學生宿舍「非常遺憾」,又表示宿舍能為學生提供群體生活、獨立自主的體驗,是重要的一環,「香港找地方很難,但宿舍並不一定要為公大而設,可以是幾所專上院校聯合享用,這樣學生的群體生活會更豐富」。不過,他亦坦言過往爭取亦沒有甚麼回應,對有關願望不感樂觀。
最後一個願望,則是希望大專界未來可發展出一套統一的質素保證機制,於資助院校和自資院校在課程資歷評審的範疇做到一視同仁。現時資助院校有自我評審資格,自資院校則每一個課程都要交給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處理,「現在兩套機制,容易令市民、學生認為一套較好、一套較差」。
料醫管局新職挑戰性更大
公大校長之位將由科技大學副校長黃玉山接任,而梁智仁未來則專注於醫管局主席一職。對比兩個職位,他坦言,醫管局的管轄規模比大學大得多,問題亦更複雜,挑戰性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