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
反對派在中環滙豐門外的「絕食騷」,退出的人一個接一個,看來很快就會草草收場。這場「絕食騷」固然是一場鬧劇,但當中也不無微言大義,其中之一就是為什麼這場反對派共同發動的「絕食騷」,竟然沒有公民黨的份?
原來,當李柱銘、陳日君提出反對派應聯合發動一場「絕食騷」,以此向中央示威之後,工黨、民主黨和公民黨三大黨隨即秘密商議,但當具體細節商定,到決定絕食人選之時,公民黨在最後關頭突然退縮,拒絕派人參與,不單黨內立法會議員一個都不參加,連一個年青黨員都拒絕派出,多名公民黨大佬甚至不肯到滙豐門外為絕食者打氣,與「絕食騷」劃清界線之意躍然紙上。對於公民黨臨時「甩底」的行為,據稱不少反對派中人都大為不滿,他們最反感的是,明明公民黨有份促成「絕食騷」,為什麼到最後突然轉軑?
其實,公民黨的「異常」表現不單見於這次「絕食騷」,在立法會議員上海行上,公民黨也是一反常態極為積極,除了陳家洛和毛孟靜之外,包括黨魁梁家傑在內的所有立法會議員都悉數出席,黨主席余若薇更大力呼籲反對派出席上海行。公民黨在這次政改上的取態,明顯與上次與社民連策動「五區公投」大相徑庭,為什麼公民黨的立場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
原因很簡單,上次政改關係的不過是十個立法會議席,對公民黨影響不大,反而藉此與激進反對派合流,全力攻擊民主黨並取而代之,更符合公民黨利益。事實證明,公民黨的算盤並沒有錯,他們失算的是港珠澳大橋和外傭居港權兩宗官司將他們打得元氣大傷。但這次政改不同,關係的是特首普選,而反對派中最有號召力的唯余若薇一人,這是她的最後機會,公民黨怎可能希望見到政改一拍兩散?
就是策略上說,這次民主黨在溝通路線上畏縮不前,公民黨乘時而起,表現出願意溝通的態度,將可輕易取代民主黨的角色,而他們又有與激進反對派合作的「前科」,並不怕因溝通而招致圍攻,自然可以輕身上路。公民黨在開始時附和「絕食騷」,不過是拖民主黨落水,到差不多成事才突然「甩底」,讓民主黨做了「老襯」,變成左右不是人,公民黨反而成了主張溝通對話的代表。在政改博弈上,公民黨的靈活走位,更加凸顯民主黨的進退失據。看來,有了李柱銘教路,公民黨在每次政治戰場上總是「食住」民主黨,這不禁令民主黨人倍加懷念司徒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