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未來的企業家。
文:余綺平
內地流行培養青年企業家,高校舉辦「創青春」創業大賽,央視有《中國創業榜樣》等節目,高中生和大學生踏出社會工作前,要接受殘酷的人生挑戰。
美國文化則更「殘酷」,培訓企業家的年齡竟低至五歲。美國人認為,挑戰和競賽可以催谷孩子成長,就像兒童選美會,三、四歲的女童已塗脂抹粉,搔首弄姿去選美。她們不怕落選,因美國人深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近來美國兒童企業家訓練營如雨後春筍,家長趁着復活節假期紛紛將孩子送入營受訓,其中年齡最小者僅五歲,預料暑假時間,學生更多。他們學習生意之道、市場策略和籌募經費等。
幼童經商成功,有先例可行。美國一名六歲女孩卡沃維特(Kiowa Kavovit),今年三月十四日在電視真人秀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相當於東方衛視的同名節目)上,推銷一種有多種顏色、名叫BBG(Boo Boo Goo)的液體防水創可貼,贏得十萬美元及商品發明專利權。
卡沃維特在節目上說,四歲時有一天和父親(電影演員)散步,她低頭看到自己受傷的膝蓋貼着護傷膠布,於是問父親,她可否在膠布上繪畫?BBG的構思由此而起。
小女孩從未入過化驗室,是父親幫她找人投資,再找科學家研究。科學家將研究樣本給她試用,最後研製成配方。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皮膚保護液,可以代替不環保的膠布或繃帶。它像指甲油,顏色七彩有趣,很逗小孩喜愛,每一瓶可塗七十五次。
卡沃維特的成功例子激勵許多有「野心」的家長。他們望子成龍,孩子一旦營商成功,父母老來無憂。若發明了類似WhatsApp等軟件,父母更是財源廣進。
「美國夢」看來是陳腔濫調,但確實具備了推動力。美國有許多青年企業家,二十多歲已是千萬富翁,如: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微軟前主席蓋茨、房地產鉅子川普和Box.net創辦人列維。其中川普更是經歷過幾次破產東山再起。
美國人的「美國夢」深信,他們的發明可以改變世界,兒童企業家訓練營於是應運而生。據說,那位五歲的幼童參加了一個名為Girl Startup 101企業訓練,而最多小孩參加的訓練營名為8 and Up。
但歐洲人並不認同這種教育方法,英國《每日郵報》質疑美國家長的動機。文章說,將孩子送去法文和數學補習班,已經令孩子疲於奔命,近年更流行學習漢語普通話,因為有利孩子長大後謀生。若再學音樂或體育,孩子會疲憊不堪,所以,將幼兒送去企業家訓練營, 是不合人道、違反童真、匪夷所思的行為,其父母居心叵測。
以德國教育為例,七歲以下兒童的課室設在森林裡,他們學習和享受與大自然共存的樂趣,例如:野火紮營、爬樹打獵、實地認識花草樹木。冰天雪地的冬季,小孩子依然在森林中打滾,訓練體能。
但願內地的企業家培養年齡,不會降低到五歲。成人社會的爾虞我詐,豈是五歲孩童所能承受和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