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我在五月中旬,籌劃了「第二屆兩岸四地華文文學研討會」,其中邀請的嘉賓之一是來自台灣的小說家黃春明。
多次文學活動我都邀請他來香港出席,之前都吃了白果,說是太忙,這次他推搪不了,終於答應來了。
他反問我,何時到台灣,他要帶我去宜蘭港逛逛。
趁佛誕假期及周末,在他來港之前,我終於硬着頭皮跑了一趟台灣,也好踐他之約。當然也想同時與幾位台灣的文友敘晤。
還是先說黃春明吧,他有兩個家。一個在台北。這個家,我一九九○年赴台北時去過。那時候,我還攜了泉州畫家為他寫的一幀山水畫贈送給他。他大為高興,也許這是來自他原家鄉的畫作、原家鄉的山水。他把它懸在客廳當眼處。
黃春明台北的家陳設很樸實。大都市的繁華和市聲,似乎只是外面的世界。他有意或無意把它摒除於外,實行大隱隱於市。
黃春明另一個家在宜蘭,這是他的文章或談話中涉及最多的地方。他平常泰半的時間是呆在宜蘭。他每次來港、電話或書信,都說起宜蘭,都要我到宜蘭走一趟。
這次真的去了他在宜蘭的家。那天是周日,他與夫人林美音大清早開車到台北酒店來接我。他說,周末車多擠擁。
一趟宜蘭的車程,在過去未建隧道之前,大概需三個小時,自從雪山隧道(簡稱「雪隧」)開通了,車程只要一個小時左右。
當我們通過雪山隧道時,他太太揶揄說,春明曾大力反對建隧道,他認為這是違反大自然、破壞生態,並且公開聲稱:「就算生病要到台北急救,死了也要送骨灰回宜蘭,都不走雪隧,他寧願走北宜、濱海公路,看到群山雲海,聽聽鳥鳴。」成為當時傳媒大肆報道的話題。
某日,黃春明因要由台北趕赴宜蘭演講,忘了時間,還在歎咖啡。待到宜蘭方面打電話來,才大吃一驚,怕觀眾久等,他只好被迫破例走隧道。
事後他自嘲地說:「破功了,有夠漏氣,笑死人了。」既然已「笑死人」,黃春明也老實不客氣地說:「既然破功,以後就可以走雪隧了。」
我說,還好春明「破功」,否則我們還要花三個小時走「九彎十八拐」北宜海濱路。「九彎十八拐」成了黃春明在宜蘭創辦的文學雜誌的名稱。
我們十時許上路,晌午才到了宜蘭的外圍礁溪。黃春明說要先醫肚子,他有好介紹,二話不說便拐入礁溪老爺大酒店。這間酒店名堂響亮,在台灣有十多家,是屬於五星級的日式酒店。酒店坐落於綠林青山之中,佔地廣大,有兩個大泳池,是恆溫的,也有溫泉浴,似極了Resort。酒店方面事先知道大作家黃春明蒞臨,已預先派人在酒店大門口迎迓。 (《走馬台灣》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