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不催谷的幼稚園


湯禎兆

原來,也是不易找的。

香港大部分的學校均以催谷為上,幼稚園亦然。朋友之前介紹過不同課程的學校,但可能要多花點錢,如蒙特梭理或華德福學校。在我們的認知裡,價格合理的還有自然學校(只此一家) 和以蒙特梭理教學的救世軍幼兒學校。前者較遠,後者早已排得滿滿。我們此時才發現,活在香港的選擇其實不多-尤其你不想太花錢的話。

找來找去,終於找到鄰區一所教會幼兒學校,無論是天主教還是基督教辦學的幼稚園,最大優勢是可以與教會共用地方和資源,空間大一點。有幸入到前者,剛出席了註冊日,十分喜歡課程內容之餘,也覺得以下幾點是深感認同且絕對贊成要堅持的:

一、混齡上堂:學校有不少時間主張混齡,大的要照顧小的,且不太注重教程深淺,只着重共同學習,不分高低,更重要是在混齡中學習大家不同的觀點

二、着重遊戲:不是通過遊戲學習,而是真正做到純遊戲-玩水槍、玩泥沙。首兩年拿筆只畫畫,不寫字。

三、看重運動:學校方針是幼稚園一定要發展好大小肌肉,這階段的腦袋發展反而不是最重要的。腦袋發展很依賴運動,所以學校主張多做戶外運動,首先大肌肉要好,才到小肌肉。腦袋的刺激是靠控制這些肌肉而來。

四、自理能力:這個包括日常的自我照顧及情緒控制,先教懂這些,知識反而可以之後慢慢灌輸。

五、閱讀習慣:語言多由自己閱讀而來,學校規定每兩星期,父母要負責和子女讀畢一書,回來告知感想。不學文法,只做自由閱讀(在家中)及朗讀(在學校)。

以上也是我們喜歡學校的一些主張,當然最重要是我們一直心儀全日班,此校的膳食健康,也有戶外空間。註冊當天,知道有很多家長報名,校長也說無奈地要篩掉很多小朋友。由此反映出此類教學法也是很多家長的心儀之選,但區內真的沒有太多學校有相若理念;若不想付太貴的學費,就要靠運氣去考進這類學校。

我們何時才能有多一點的選擇呢?在成績至上的大氣候,多一點這類學校,對家長而言似乎是奢望。

相關新聞
百家廊:剃頭匠 (2014-05-21) (圖)
琴台客聚:跟黃春明「破功」 (2014-05-21)
翠袖乾坤:梁洛施嚴管三子 (2014-05-21)
天言知玄:換車要點 (2014-05-21)
生活語絲:海扶醫療公司 (2014-05-21)
隨想國:那一刻的到臨 (2014-05-21)
路地觀察:不催谷的幼稚園 (2014-05-21)
百家廊:船長的底線 (2014-05-20)
琴台客聚:色慾塔中的豬八戒 (2014-05-20) (圖)
翠袖乾坤:茶杯裡的風波 (2014-05-20)
海闊天空:?之浦風情 (2014-05-20)
見多識廣:鎮記果條牛雜雜記 (2014-05-20)
思旋天地:香港晴雨 (2014-05-20)
淑梅足跡:南紅姐 (2014-05-20)
百家廊:笛韻悠悠 (2014-05-19) (圖)
琴台客聚:婚姻制度兩作用(潘子論婚姻之一) (2014-05-19)
翠袖乾坤:解決醫院資源不足 (2014-05-19)
跳出框框:花的故事 (2014-05-19)
生活語絲:玩具飛機「失聯」 (2014-05-19)
思旋天地:香港股市「今日」感 (2014-05-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