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雲市場內人民幣盧布兌換點。
綏芬河於去年獲批內地首個盧布使用試點城市。 允許盧布試點流通,是新中國首次允許一種外幣在國內某個特定領域行使與主權貨幣同等功能,綏芬河市因此成為內地首個雙幣區。2013年全年兌換盧布現鈔80億,跨境調運盧布6批次17.1億盧布,實現國際結算量39億美元。而全市盧布年吞吐量的1/3即出自於青雲市場。
作為中國第一個對俄民貿市場,青雲市場成立20多年來,見證了中俄邊境貿易的快速發展及兩邊城市生活的融合。
5月17日,記者來到青雲市場看到,市場內面對正門的右側,一排小櫃枱並排連接,雖不起眼,卻特別忙碌,攤位上方幾個不同角度的攝像頭讓這裡略顯神秘,這就是設在商場內的人民幣與盧布兌換處。該市場商管部負責人劉磊告訴記者,青雲商場裡共有9個兌換處,每天盧布流通量至少千萬。
「人民幣更保值」
正在兌換的俄羅斯女士奧莉通過精通俄語的兌換人員告訴記者,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這裡將一些盧布兌換成人民幣存起來,因為比起盧布,人民幣的匯率更穩定,更保值,這樣自己的錢包就不會縮水了。
相比兌換攤位的紅火,設在商場另一端的銀行裡卻門庭冷落。劉磊說:「倘若在銀行進行兌換,程序比較繁瑣,花費時間要長很多,相比之下,很多人更願意選擇民間兌換點。」
不過,金融機構顯然也不願將紅火的兌換市場拱手相讓,目前,各大國有銀行紛紛抓緊佈局,或進行人員培訓,或理順相關環節。據悉,哈爾濱銀行在綏芬河市設立的3台外幣兌換機正式報批上線,屆時有望實現24小時盧布兌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