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藝天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試筆:只吃半飽


放大圖片

■ 吃需適量,切忌過飽。網絡圖片

文:王永清

香港人歐陽應霽在他的《半飽--生活高潮之所在》一書中說:「半飽是一種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藍天。」

艱難日子裡,不半飽都難。記得小時候,經常處於半飢餓狀態,一年中難得吃上幾回肉,所以我對肉特別饞。有一天放學回家,驚喜地發現母親正在煮肉,我就守在灶前,等肉煮熟了,母親盛了一碗遞給我。我很快吃完了,嚷着還要,母親說:「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那時哪有這麼高的境界,我執意要吃。母親沒再說甚麼,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就這樣,我連吃兩大碗肉,才意猶未盡地放下碗。

到了晚上,煩惱事就來了,一種油膩膩的感覺直往嗓子上湧,壓下去又湧上來,整整折騰了一夜,苦不堪言。這時,我才明白母親的話是對的,好東西不能多吃,過量則傷身。

曾經心裡也想,粗茶淡飯,少吃一點欠着一點,胃裡留下一點空間,若還路遇更多美味,也可以輕輕鬆鬆再來一個下半場。可每次,都管不住自己。一見了美食,不知不覺就成了饕餮客。有時明明是抱着一個半飽的決心去赴宴,可一看,全是意氣相投的朋友,一開席,再加上一點點酒精的刺激,談笑間,一桌子菜就「灰飛煙滅」了,所有人都撐得難受,半飽原則也丟諸腦後。

也有人做得很好,比如我的一位女同事,為了保持苗條身材,天天只吃個半飽,一副弱柳扶風的嬌態。後來又迷上了瑜伽,愈發顯得飄飄欲仙,超凡脫俗,引一群人心嚮往之,但大家在羨慕之後,回過頭來,又經不住食物的誘惑,該怎麼吃,還是怎麼吃......

明朝醫學家龔延賢在其《壽世保元》中說:「食宜半飽無兼味,可壽也。」國畫大師齊白石也說:「半飽富平生。」老家有句農諺,「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正在長身體的小兒尚且不能多食,稍帶幾分飢餓才能茁壯成長,那麼所需能量日趨下降的中老年人更應該「寧少勿多,寧飢勿飽」。

半飽是知足,是節制,所謂「邁開腿、管住嘴」, 自然思維靈活,行動敏捷,生活輕鬆。半飽更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對人對事,半飽即可,不給自己過不去,不給朋友找彆扭,取捨有度。用一個半飽的心態去看待一切,少了煩惱,多了快樂,方為人生的大境界。

相關新聞
詩意偶拾:五月寓言(外一首) (2014-05-21)
試筆:只吃半飽 (2014-05-21) (圖)
手寫板:情迷《失樂園》 (2014-05-21) (圖)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二十七) (2014-05-14) (圖)
詩意偶拾:金縷曲 謁密雲古北口七勇士墓 (2014-05-14)
浮城誌:表 達 (2014-05-14)
試筆:理想的未來英華校園 (2014-05-14)
豆棚閒話:聰明楊修的職場誤區 (2014-05-14) (圖)
詩意偶拾:漸行漸遠的愛 (2014-05-07)
試筆:老張頭 (2014-05-07)
手寫板:傷心雜技 (2014-05-07) (圖)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二十六) (2014-04-30) (圖)
浮城誌:富 足 (2014-04-30)
試筆:重看《老港正傳》的左向港 (2014-04-30) (圖)
來鴻:潮汐絮語 (2014-04-23)
試筆:師 念 (2014-04-23)
手寫板:靜靜的喧鬧 (2014-04-23) (圖)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 (2014-04-16) (圖)
試筆:一個傳奇的女人 (2014-04-16)
浮城誌:老牌紳士 (2014-04-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藝天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