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越南反華反中請願示威行動導致中越外交關係惡化。 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全球化
近日,越南屢屢在中國領土西沙群島挑起事端,強行阻止中方鑽井平台作業。越國內更爆發大規模反華打砸搶燒暴力事件。事件將對兩國的關係有何負面影響?本文將作一介紹。■陳振寧、戴子熙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
戴子熙:《環球時報》、《環球人物》、《鳳凰週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新報》、《香港商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定期於香港《成報》、《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曾參與《通識詞典3》的撰寫工作。
電郵:jambon777@yahoo.com.hk。
新聞背景:中方鑽探南海 越掀反華示威
5月3日,國家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宣布,中海油的「海洋石油981號」鑽井平台將於5月5日在南海鑽探。越南方面則指該海域為其專屬經濟區。隨後,美國國務院就指中國的行動「具挑釁性」。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表示,中方鑽井與美國無關,美方無權對中國主權利益,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華資廠房遭搶 星日韓受波及
5月11日,越南多地爆發被視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反華示威。據報道,部分示威更演變成暴動,華資的廠房、辦公室、學校等被破壞、搶掠,甚至新加坡、日本、韓國以至馬來西亞的廠房也受到波及。
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見圖)在美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時表示,中國在自己的領土領海進行鑽探作業堅定不移,這口井一定要打成,不會受任何外來干擾和破壞。同日,美國國務院也首次發聲譴責越南嚴重暴力事件,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據新華社於5月15日消息,排華潮至少造成兩名中國國籍人士遇難,超過100名中國人受傷入院。就是次事件,越南總理阮晉勇表示,「和平抗議是合法的。但任何參與或煽動暴力的人都必須受到嚴懲」。(基礎級)
越工廠停頓 損國際形象
連日在越南發生的反華示威及暴動帶來以下一些負面影響:
1.部分工廠生產停頓。由於內地生產成本上漲,以及國家推行產業調整,近年不少香港、內地以至台灣商人都選擇在生產成本較低、海運條件不差的越南設廠。而暴動令部分華商、員工及家屬為了個人安全而撤離。工廠生產陷於停頓。這不止令華資商人的利益受損,也打擊華資繼續到越南投資的意慾。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透露,許多在越南做生意的港企都遭受不同程度損失,數個鞋企遭毀壞,相信有會員考慮撤離越南。
2.嚴重影響國際形象。13日越南各地出現大規模反華示威遊行並打砸搶燒,除了中資企業受損之外,不少韓日等企業同樣受到衝擊,一時間整個國際社會譴責連連。此外,近日中越的衝突,是來自越南的主動挑釁,單單在5月這個月,越南船隻已經撞擊了中方船隻560次以上,並且在該海域投入鋼絲魚網、木樁、浮土等等,阻礙着主要航道。越方的上述種種做法嚴重地影響了越南的國際形象,也會對它的領海主權的聲稱失去了部分合法性。
3.經濟上成「最大輸家」。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越南各地出現的反華示威遊行正在成為越南經貿領域的障礙。越南曾作為分散對中國集中投資風險的理想投資地吸引了大量日本和韓國企業,但這次的騷亂有可能導致出現外資由越南轉投其周邊鄰國的現象。中國外交部18日宣布,即日起對越南實施暫停旅遊及暫停部分雙邊交往計劃的制裁措施,其他國家的外資也暫緩加碼投資,勢必重創越南短期內的經濟成長。(進階級)
東盟取態 備受關注
在南海問題上,東盟的取態成為各方焦點。越南和菲律賓方面要求東盟發表聲明譴責中國。5月10日舉行的東盟十國外長會議發表聲明,對南中國海「目前的局勢表示嚴重關切」。5月11日,東盟在緬甸舉行的第二十四屆首腦峰會,並發表《內比都宣言》,呼籲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各方以克制態度致力達成《南海行為準則》。這些安排都未有回應越菲兩國的要求。
越菲聯施壓 各國沒介入
有意見認為,越南和菲律賓方面要求東盟發表聲明譴責中國,是希望聯合各個成員國向中國施壓,並製造國際輿論壓力。就此,中國外交部已迅速表示,「南海問題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中方一貫反對個別國家圖謀利用南海問題破壞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大局。」但是有意見認為,東盟成員國中只有越南、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與中國在南海領土主權上有爭議。其他成員國尤其是與中國在經貿等方面有不少交往和聯繫的,理應沒有切身利益和需要介入中越、中菲之間的爭議。(摘星級)
衝突若升級 中越皆受損
假若中越在西沙群島的爭議升級,甚至出現進一步的衝突,有意見認為,中國面對的代價亦不少:一方面,南海為世界的重要運輸航道,以中國為例,其60%對外貿易的運輸都要經過南海。一旦關係惡化,這將對中國的對外貿易構成不明朗因素;另一方面,中越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可能破壞中國努力爭取的和平發展道路,引起其他國家領導層及人民的反彈,甚至招來各種形式的制裁。中國多年以來與各國建立的經貿、政治等關係,可能需要時間修補等。
兩國倘戰爭 越損失慘重
亦有意見認為,中越之間的衝突進一步的升級,對越南而言,亦是「損失慘重」:一方面,越南和中國的軍事力量並不對等,進一步的衝突可能令其軍力受創,甚至危害其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越南與中國有大量貿易往來。2012年,中國便是越南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額為504億美元。中國也對越南有大量投資,不少華資設有廠房,並僱用為數不少的本地人。如果中越關係惡化,甚至大打出手,中國對越投資勢必受到打擊,越南的經濟可能受到嚴峻考驗,尤其其他發展中國家可能乘機推出措施,吸納從越南調走的資金等。
小知識:東盟
全稱為東南亞國家聯盟。其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三國於1961年成立的東南亞聯盟。至今東盟共有10個成員國,包括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而針對全球化的發展,東盟促成「10+1」、「10+3」等合作機制,而這些機制都有中國的參與。
與東盟經貿關係漸深化
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係正逐步深化。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兩者之間超過90%的產品實行零關稅。2012年,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小知識:西沙群島
南中國海上的四大群島之一。南海共有四個群島,包括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當中西沙群島由40多個已命名的島洲、礁灘組成,島嶼的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
元時已多次派海軍到南海
自古以來,西沙群島被稱為千里長沙、七洲島或九乳螺洲。中國元代、明代等都有多次派遣海軍到南海。海南島漁民便有世代相傳的航海指南《更路簿》,當中以手抄形式記載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島洲、礁灘等的名稱,以及航海活動的經驗。2012年,中國設立了三沙市,管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兩次就南海問題與越開戰
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對中國擁有西沙群島並無爭議。二次大戰以後,中國方面便派軍艦接收被日本侵略的永興島(筆者注:西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等,並豎碑為憑。日本也於1952年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但是1956年,南越(筆者注:越南在二次大戰後,分為北越和南越,其後北越打敗南越,統一全國)提出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並且派軍佔領。中國和越南曾於1974年(與南越當局)和1988年就南海問題開戰,兩場戰事均以中國勝利告終。
展望
2013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越,中越雙方便簽訂了《新時期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的聯合聲明》。該《聲明》指中越雙方在海上合作上「同意恪守兩黨兩國領導人的共識,認真落實《關於指導解決中越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用好中越政府邊界談判機制,堅持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長久的解決辦法,積極探討不影響各自立場和主張的過渡性解決辦法,包括積極研究和商談共同開發問題。本着上述精神,雙方同意在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框架下成立『中越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工作組』。」
《聲明》簽訂的時間距今不遠,為中越兩國深化合作提供了更穩固的基礎。如何能落實《聲明》的內容,化解爭端,達至雙贏,這將考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
想一想:
1.根據上文,指出越南反華示威,對哪些國家的工廠進行破壞?
2.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指出越南反華示威對越南產生哪些負面影響?分3方面簡要說明。
3.承上題,針對上述的負面影響,指出越方的做法是甚麼?解釋你的答案。
4.有人認為,「如越方一意孤行,可以爭取軍事手段,教訓越南霸權主義行徑。」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一觀點?
5.你認為中國應該採取甚麼措施防止中越衝突進一步升級。■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延伸閱讀:
1.《越菲南海挑釁中國 越海警船撞華船阻鑽台作業》,《文匯報》,2014年5月8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5/08/CN1405080001.htm
2.《菲越在東盟峰會反華失敗 閉幕宣言籲和平解決南海爭端》,《文匯報》,2014年5月12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5/12/CH1405120001.htm
3.《千萬投資打水漂 華商:打死不回越》,《文匯報》,2014年5月18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5/18/CH140518000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