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星
同為西方教教主的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法力應該不相上下。可菩提祖師只用極短時間就把孫悟空培養成了一個如此神通廣大的人物,以至於連如來佛祖都不得不使詐才能獲勝,說其為準提道人,依然不合情理。此外,菩提祖師居住於靈台方寸山,而如來佛祖居於靈山,兩地如此之近他卻不知有個菩提祖師存在,這與西方教大教主、二教主的地位和處境更不相符。
菩提祖師到底是誰?估計只有《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自己知道。在沒有明確答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種種跡象進行推斷。不是如來佛祖,不是太上老君,不是鎮元子大仙,接引道人師弟準提道人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他會是誰呢?太上老君有師傅麼?有,鴻鈞老祖。鴻鈞老祖有師弟師妹沒有?有,混鯤祖師、女媧娘娘、陸壓道君。接引道人有師傅麼?也有,混鯤祖師。
假若孫悟空的師傅不是多數人贊同的準提道人,那會不會是創始元靈及其四位徒弟中的一位呢?也有可能。菩提祖師知道如來佛祖,如來卻不曉得有個菩提祖師存在,只這一點就足以證明,菩提祖師的法力遠在如來之上。如此,孫悟空被如來壓於五指山下,只是其歷練的一個必要過程。真要將孫悟空置於死地,一怕是如來並沒這個本事,二是孫悟空的那位神秘授業恩師未必願意,如來尚不敢造次!有段時間,我一直糾結於菩提祖師到底是誰?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到底誰更厲害?尋來找去,也沒能找到一個明確答案。《西遊記》是神話小說,《封神榜》也是一部神話小說,二者中的神仙妖魔,都是虛構而來,本就難以較真。而且,較真也沒多大意義。大多數人之所以要探究孫悟空的授業師傅是誰,主要是不滿如來的舉動,想讓被如來壓制的不悅從孫悟空師傅那裡得到解脫。
孫悟空的形象,是觀眾們喜歡的。喜歡的人物就應該是個英勇無敵的厲害角色,被誰欺壓都不行。把孫悟空的師傅抬出來,主要也就是證明如來佛祖至少不比孫悟空的師傅更厲害!《西遊記》中介紹菩提祖師的文字不多,但通過隻言片語的側面描寫,已完全能反映出其法力極高。菩提祖師通曉佛道兩教知識,輕鬆隱於如來的法眼之外,並曾警告孫悟空,治罪於他簡單如探囊取物,這些都是如來不及之處!抬出孫悟空的師傅打壓如來,是對孫悟空欣賞和對如來憎惡的需求使然。而對一再翻拍經典神話劇的反感,則是對沒有新好神話小說橫空出世的另一種抗議。無論神話、武俠還是其他形式的文學、影視作品,都要反映當下現實,都要能宣洩觀眾的情緒,都要盡量去滿足觀眾現實中無法滿足的一切。小時候看電影電視,先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然後就一根筋盼着出現個好人好結局、壞人壞下場的結果。
很多經典小說,被拍成影視劇後影響巨大。之後若干年,翻拍、重拍、續拍,直拍到味同嚼蠟罵聲一片,還是沒完沒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電視劇《媽祖》再播後,我從頭看到尾,中間漏下的,我再到網絡中下載補看。媽祖搶救一艘外籍船時,用外語和船長對話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這種以往神話劇中從未出現過的場景,該保留、褒揚還是得剪掉、貶斥?如果在《西遊記》或《西遊記》續集中孫悟空這麼說,肯定會給人不倫不類胡謅八扯的感覺。但《媽祖》這部神話劇所處的時代背景決定了她可以用外邦語,雖然她是海神,雖然這是在神話劇中。
近幾年來,玄幻小說和影視作品陸續出現。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它們雖不同於古代神話作品,給觀眾的感覺和反響卻並不算太好。至少還沒出現像《封神榜》、《新白娘子傳奇》、《八仙過海》這樣的經典作品。有幾部玄幻類型的影視劇,看過之後,總感覺缺少一個有血有肉的豐滿「靈魂」,夠玄,夠幻,卻不夠真,不夠深。
再談點武俠小說和影視,《笑傲江湖》《俠客行》、《白眉大俠》、《七劍下天山》、《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等作品,已經給觀眾構造了一個門派眾多精彩紛呈的武俠世界。可是,隨着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前輩們的先後封筆或辭世,新的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又在哪裡呢?難道武俠劇也已經像神話劇那樣,開始走向沒落?
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早就都被拍攝成影視作品了。有的作品,還一再翻拍、續拍。我七八歲時,過年時就盼着能看一遍老版《西遊記》,初高中畢業後,很多台依然再重播老版《西遊記》。如今畢業工作十多年了,時不時還能看到多個頻道爭相重播《西遊記》、《西遊記》續集。提到神話劇,能否不再一味重提《西遊記》、《聊齋》、《八仙過海》這些作品?
網絡小說的強勢興起,是個好事。但創作的過程,不能僅僅依靠作者的熱情。要出經典作品,要不斷推陳出新,需要一個健康的創作環境。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應當適度參與其中,給予一定扶持。而作為影視公司,與其第十次第二十次翻拍《西遊記》和《天龍八部》,不如頂住壓力,去接拍一部新人創作的新神話或新武俠作品。
神話小說和武俠小說,都有過一個輝煌時期。但在那個輝煌之前,是無和不輝煌。在那之後,也沒有人敢斷言,那個輝煌是個無法企及和超越的高度。四大名著之後,難道就不能再出現一些與之比肩的新名著?只要給當代的創作者們足夠的土壤和養分,種上新神話和武俠作品的種子,並用心去澆灌孕育,照樣能結出令觀眾滿意的豐碩果實。簡言之,要想讓當今的作品切實反映當下人的需求,首先要給滿足當下人需求的創作者們一些新機會,提供上一個個小小的衣、食、住、行的保障。
顯然,神話劇《媽祖》和《封神英雄榜》的上映,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的觀感需求,也算是新拍而非翻拍和續拍的一個小成功。只是一兩部精彩影視劇的出現,還無法滿足所有觀眾的迫切需求。要想不斷地推陳出新、開花結果,各方協力,共築一個有利於神話和武俠創作的大環境,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