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報上連載的《海角梁山泊》,可惜未成書。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些通俗小說家,愛寫「借殼小說」,知名的有高雄、陳霞子、林壽齡等。陳霞子以夏伯筆名在《香港商報》連載的《海角梁山泊》(由一九五三年六月一日起刊至同年九月三十日止),十分有趣;可惜未成書,讀者要看,惟有上圖書館。
故事是承接《水滸傳》第七十回之後,夏伯來個續筆,由第七十一回開始,直到第八十五回作結。夏伯為何有此續?開首來個滑稽之語:
「於是搖筆弄墨,騙幾個錢稿費,若幸而多揾幾個錢,則根據大清律例,徵得老婆同意,娶個妾侍,以娛晚景,正是『夜來薄醉搖柔翰,語不驚人揾水頭。』」
所謂「驚人」,是將一眾梁山好漢,置換於現代海隅一處,演繹出一段段但又互相連接的故事來。這和當代一些穿越故事一樣,時代已變、場景已換,鬧出許多可歌可泣可嘆可笑的事來。
梁山好漢如何降臨這現代海角?夏伯安排眾好漢聚義飲酒慶祝之後,玉麒麟盧俊義在夢裡,「忽然聽得天崩地裂一聲,整個梁山,好像脫離了梁山泊,飄在空中,浮浮蕩蕩,忽然又撞向地上來隆然一聲,震得盧俊義當時暈了......」待他迷迷糊糊醒來,發覺已到了太平山。這決非盧俊義在做夢,而是穿越了時空;也非只盧俊義一人,很多好漢都光臨斯地了。在這太平山,一線扯一線,好漢逐個出場,各自有一段故事。這些好漢都有一個心思:就是找尋他們的大檔頭宋江。宋江一直無影無蹤,結尾時眾好漢要回內地繼續找尋。魯智深說:「待我們尋得宋哥哥,還要再來。」最過癮的是,這些好漢來到這陌生的世界,為了謀生,各有職業;如燕青做了黑幫的睇場,史進做看更;李逵賣柴;魯智深在和尚寺掛單,做了保鏢;盧俊義因燕青之故,吃喝在大老細家裡,無所事事;焦挺則認人作父;安道全做了醫生。而這班好漢,則分屬兩個黑幫,另一些則自食其力,最後是齊回內地,續尋宋江,而非穿越回大宋時代。
《海角梁山泊》的海角,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江,個中描述,和當時社會息息相關。最離奇的是,坐懷不亂的武松,竟然愛上窮家女,但又要回山東尋眾兄弟。臨行前,要該女等他三年,三年內還要她守節。這個武松,頭腦真的是大宋時代。可是,當他重回此地,得悉該女子為生活所迫,已當了妓女。夏伯這麼寫他:
「武松是一個真性情之人,他一世未流過眼淚,千年之前,他受過很多磨折,也未流過眼流,可是今天,不知如何,他眼角滴下一點淚來。」
這段戀情終以悲劇收場。重視處女膜的武松,又怎相信做了兩年的妓女,還會完璧呢?該女子最終跳樓殉情;武松悔恨不已,真的做了和尚。
夏伯筆下,把當年社會某些「真實呈現」,如國際肚腩、阻街女郎、無牌小販、高利貸、黑幫相鬥等。行文白話文,卻夾有不少粵語詞彙。但犯駁、突兀之處仍多;這或者是報刊連載之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