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外傷的影響


湯禎兆

常言道:老人家跌一跌,可大可小。

其實並非僅針對老人家適切,對所有人亦然,只是在一般外傷和內患分家的西方醫療制度下,我們往往低估了外傷對我們的創傷,在小朋友身上尤甚。我認識一位家長,對這方面很敏感;聽過她的故事,令人十分佩服--不是所有父母都有如斯觀察力。

首先,是由六歲女兒發噩夢開始,然後她察覺到兩隻門牙比平時分開了少少。細問之下,才發現數天前,女兒的校巴曾急煞車,雖然沒有釀成嚴重意外,但女兒的頭撞到了前面座位。母親推測可能是頸部移位了,便帶她到顱骶骨治療法的醫師去(此乃輕觸式的手法治療,基本概念是糾正在肌肉骨骼系統結構上的失衡,以恢復身體的正常血流和神經協調。基本理論如部分非主流療法一樣,以人體為一個整體,以人體有能力自我修復為基礎),去了一次,門牙已回歸本位,之後亦沒有發噩夢了。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小朋友有不同的情緒問題--「玩得太瘋狂」、「哭得太厲害」成為他們發噩夢或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但其實很多時候是與他們的身體狀況有關,就如疫苗令部分孩子產生自閉或過度活躍傾向一樣--生理和心理從來密不可分。

之前在中醫醫館也聽過另一例子。八個月的小孩心臟有問題,要換心但輪候需時,因為實在難以找到細小的心臟替換。西醫無計可施,只能叫父母有心理準備。父母經人介紹,想試試中藥,怎料醫師把脈後,摸摸骨,說什麼藥也不用吃,原來是內傷,骨和瘀血一直「按」着心臟,令其不能正常活動。後來醫師為小孩做按摩和以氣功治療,原先腫脹的位置已減半,氣息也多了,之後慢慢再做骨科。其他圍觀的病人都懷疑,為什麼在醫院沒有照X光?看不到血塊也該看到骨。大家的結論是:心臟科無法想像這是骨科的毛病,未必預計會有此一着。醫師說之前曾有另一腦病孩子也是這樣,其實是頸脊移位,引起腦部問題;病源是骨,但西醫一直在醫腦,幫不上忙之餘,還要孩子承受藥物的副作用,可見庸醫「治病」,委實害人不淺。

相關新聞
百家廊:石鱗也多情 (2014-06-04) (圖)
琴台客聚:百果樹紅磚屋 (2014-06-04) (圖)
翠袖乾坤:李心潔,加油! (2014-06-04)
天言知玄:培育神童 (2014-06-04)
生活語絲:渡邊淳一《失樂園》 (2014-06-04)
隨想國:偶然與必然 (2014-06-04)
路地觀察:外傷的影響 (2014-06-04)
百家廊:期待新神話的推出 (下) (2014-06-03)
琴台客聚:梁山好漢落難香江 (2014-06-03) (圖)
翠袖乾坤:等雲等風 (2014-06-03)
海闊天空:國寶之島 (2014-06-03)
見多識廣:王蒙有幾個舌頭? (2014-06-03)
思旋天地:開大門迎客 (2014-06-03)
淑梅足跡:擁抱傳奇 (2014-06-03)
百家廊:期待新神話的推出(上) (2014-06-02) (圖)
琴台客聚:由搶婚到釣金龜婿 (2014-06-02)
翠袖乾坤:別讓親情留憾 (2014-06-02)
跳出框框:局外人的說話 (2014-06-02)
生活語絲:校友畢業聚會 (2014-06-02)
思旋天地:端午節與兒童節 (2014-06-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