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蝣蜉:幽明再記:通乎陰陽


葉 輝

也斯:這一回,還是要說「幽明」,以及如何穿越「幽明」之境,達致溝通。不見一年有餘的老朋友,我近日多所思考的,其實是一個老掉大牙的問題:如何才可以「越界」?如何才可以穿越既定的界限,擺脫人世的無常以及一己的無知,達致由此及彼的相互溝通?如何才可以在文體、文類、體裁固有的妦怑郃謘A在散文的世界裡不排除詩的自由?在詩的自由世界身摁e小說、散文與評論的理性(及非理性)?

你我都處身「可見」與「不見」的「半途」,不見一年有餘的老朋友,我想這也是你感興趣的課題吧?「越界」而達致溝通,先秦諸子多所表述,諸如「陰陽相得」(《樂記》)、「陰陽合德」(《易傳》)、「通乎陰陽」(《榖梁傳》)、「陰陽合而萬物得」(《禮記》),等等,那就是「隱」與「顯」之間的溝通,亦即形而上的智慧,共通處也許在於發源於生活,又以生活為依歸--那就是說,「相得」、「合德」、「通乎」等等,莫不指向可感可觸、可見可聞的「真實存在」(reality of existence)。

旅居法國的一行禪師稱此一「真實存在」為interbeing,所指的本是「互即互入、互含互攝」的存在。不見一年有餘的老朋友,你是法國通,請原諒我在這裡借用此詞,但要避免此詞所賦予的意蘊(諸如從滴水見大海之類),為什麼要避開現成的意涵呢?也許就是「越界」而觸類旁通的意思吧--唯有「越界」之思,方可達致不同事物之間的相通,方可走近你一直努力闡釋的「與」字所追尋的境界。

對於不同存在的事物而言,存在雖是同為存在,但又展開為不同事物各自的存在方式--當你我在論說不同事物的存在時,你我論說到底是什麼?那可能就是「隱」與「顯」之間的溝通,亦即當下「可見」與「不見」的事物之間的溝通。當你我論說不同事物之間相通的、或隱或顯的存在本性時,你我只是在談論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存在的意義得以開顯。

真實存在也許只是某種交互關係中的存在。本源意義上的存在一旦賦與你我自身的存在,你我必須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加以補充本源意義上的存在,孔子在《論語》所說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老子則稱之為「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即黑暗,即不透明,此所以在《易傳》中,「陰陽」又通「神」、「妙」:「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這世界有一半是透明(陽、可測),另一半是不透明(陰、不可測),兩者的交互滲透,形成了眼前所見的世界,不可測度,因為那是未知--此所以揚雄在《太玄》有云:「玄者,幽摛萬類而不見形者也」,「玄」就是「隱」,即「不見」,「陰陽」(幽明)也者,就是「一晝一夜,陰陽分索。夜道極陰,晝道極陽」。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遺訟迴鑾碑 (2014-06-04) (圖)
書若蝣蜉:幽明再記:通乎陰陽 (2014-06-04)
詩意偶拾:山之歌(組詩) (2014-06-04)
心靈驛站:一個雨夜 (2014-06-04) (圖)
亦有可聞:吳門「探鼎」 (2014-06-04)
歷史與空間:近代海軍的搖籃-福州馬尾 (2014-06-03) (圖)
豆棚閒話:勇敢的書生 (2014-06-03)
畫中有話:《甜與鹹之爭》 (2014-06-03) (圖)
薄扶林故道 之七:廬山紀行(外三首) (2014-06-03)
生活點滴:青草池塘處處蛙 (2014-06-03)
來鴻:魚兒在水 (2014-06-03) (圖)
歷史與空間:蔣介石座右銘背後的莒文化 (2014-05-28) (圖)
書若蜉蝣:幽明有記:可見與不見 (2014-05-28)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二十八) (2014-05-28) (圖)
詩意偶拾:捉緊 (2014-05-28)
試筆:鄉村夏日 (2014-05-28)
心靈驛站:雨點落在瓦背上 (2014-05-28)
手寫板:端午粽香憶母親 (2014-05-28) (圖)
歷史與空間:音樂跨時空 《送別》百年誕 (2014-05-27) (圖)
豆棚閒話:養 豬 (2014-05-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