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校內地招生系列:北上吸才16載 科大跑遍31省市


放大圖片

■吳麗萍(右一)表示,科大近年的內地招生宣傳成效不俗,不少招生會的反應熱烈。左起:張臨光、宋雨軒、吳麗萍。鄭伊莎 攝

校長出馬赴粵宣傳 滬招生會人數升近三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香港科技大學早在1998年開始到內地招生,至今已近16年,為招攬更多優秀的內地尖子,該校歷年來不斷將招生版圖擴至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今年更出動校長陳繁昌到廣東的中學主持講座,加強力度。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暨副學務長吳麗萍認為,近年相關宣傳成效不俗,多個城市招生會的反應熱烈,其中今年在上海舉行的招生會,人數較去年增加近三成。

吳麗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該校於1998年開始在內地約6個省市舉行招生活動,至2011年擴展至25個省市,目前已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今年該校動用過百名教學人員,舉行21次內地招生宣傳活動,足跡遍及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青島等城市,並首次到寧波、大連等地宣傳,「農曆新年後,我們幾乎不停跑足兩個月,希望可去多點地方,接觸各地優秀的高中學生,也讓偏遠地區的學生認識科大。」

年接6,000申請 僅收160人

吳麗萍又指,科大致力與內地重點中學及教育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遂出動高層代表,包括校長、副校長、院長、副院長及學系主任,親自到不同城市學校進行招生演講,校長陳繁昌在今年4月便親自到廣東江門市第一中學主持講座。

「早年有內地學生對科大的認識不深,因為科技大學之名,有學生誤以為科大就只有理工科,但科大其實亦有工商管理學院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吳麗萍表示,隨着科大不斷擴大宣傳版圖,內地生對科大的認識亦有所增加,不少招生會均反應熱烈。

她舉例指,今年有近450名學生及家長參加在上海舉行的招生會,人數較去年增加近三成。雖然學生報名踴躍,惟名額有限,該校每年收到約6,000份入學申請,科大會揀選約1,200名學生面試,安排4人至5人以小組討論形式面試,由學系教授按學生的表現擇優而錄,從中招收150名至160名內地高考生。

考慮貧生經濟 派「獎」特關注

對於部分來自貧窮村落的學生而言,獲香港院校取錄是難能可貴的機會。她分享指,科大曾取錄一名偏遠村落的學生,由於該條村落能夠入讀大學的青年為數極少,故當村民得悉此「喜訊」,不少村民感到十分欣喜,整條村落為此熱烈慶祝一番。

為減低內地清貧學生來港讀書的經濟負擔,吳麗萍指科大在派發獎學金時,會特別考慮內地生的經濟狀況,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清貧學生。

以包容心態 適應外地環境

香港與內地學習方式、文化各有差異,吳麗萍提醒有意來港的內地生:「這裡沒有班級制度,也沒有老師、班長督促學習,同學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按他們的興趣選課、計劃參與活動、安排作息時間等。」

她認為,決定來港的學生須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準備適應外地的學習環境,學會獨立生活,「否則,即使是分數最高的同學,來到香港,也未必是好事」。

相關新聞
8校增潤課育尖子 IT由中學抓起 (圖)
86%校長教師挺電子學習資源「升呢」 (圖)
職訓局IT高級文憑 學生減逾35%
七成教師不鼓勵下一代執教鞭 (圖)
培僑畢業禮 曾鈺成等出席 (圖)
港兩「教育質量」排名遠遜星
港人子弟校暫無意擴至深圳外
新高中短期支援 全科師網助交流
教學有方:拒做「月光族」 學儲蓄節流
港校內地招生系列:北上吸才16載 科大跑遍31省市 (圖)
在校發展:入科大練好「武功」 內地生升普林斯頓 (圖)
面試錦囊:自我介紹曾「肥佬」 過來人:幸教授給機會 (圖)
體樂社服尖子 嶺大有意吸納 (圖)
校長手記:新亞「爭一口氣」 傳承中華文化
台灣求學記:海外生「國際社」 身在異鄉心有愛
再生能源:太陽「來電」 裹足不前 (圖)
模擬試題 (圖)
尖子必殺技:「能源科技」相關 善用概念典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